福建舰|西太平洋军力转变 胡锡进:台湾以东大洋上完成战略合围
11月5日,由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入列授旗仪式举行。福建舰的入列,标志著人民海军正式步入“三航母时代”。
官媒《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发文分析指出,福建舰的意义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它完成了对台东海岸的空中合围,就是最后一块拼图;第二是西太平洋的军事态势发生重大改观;第三则是福建舰的技术水平显然超过美军最先进的“福特”号,“这是中国军事技术不仅能够追赶,而且有能力在具体点面上实现赶超的有力证明”。
胡锡进指出,福建舰正式入列是西太平洋地缘政治形势和军力格局转变的里程碑事件,也是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标记和象征,“全世界的媒体机构都在报道福建舰的入列,美国舆论表现得很凝重,没有了一丝过往的轻视和傲慢。”
据介绍,福建舰是中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也是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舷号为“18”。福建舰长316米,排水量超8万吨。其飞行甲板上有4道阻拦索、3个电磁弹射起飞位,搭载了歼-35隐形战斗机、歼-15T重型舰载战斗机、空警-600等新型舰载机。此外,航母编队中的055型万吨驱逐舰,堪称当前世界性能顶尖的驱逐舰。
胡锡进指出,外媒的报道普遍突出了3点。一是,福建舰以台湾岛对面的福建省命名,象征著它的诞生有助推中国完成国家统一的军事使命。
二是,福建舰技术非常先进,电磁弹射使得它能够让战斗机满油满弹起飞,作战半径和战斗力都更强。三是,福建舰入列正值西太平洋地缘政治复杂且尖锐的时期,福建舰极大强化了解放军的海上威慑力。
胡锡进则分析,福建舰的意义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它彻底填补了大陆军力对台湾岛形成战略性有效合围的最后一个支柱性加入,有专家评论说,它完成了对台东海岸的空中合围,就是最后一块拼图。
胡镡近分析,有了福建舰与辽宁舰、山东舰的协同,台湾外海在军事上完全落入中国大陆的掌控能力之内,“这相当于祖国大陆用双臂拥抱台湾,两只手在台湾以外的西太平洋上形成了合拢。从此之后,台湾不仅在政治上,而且在军事上彻底成为中国的内部事务。也就是说,“台独”不仅被关进笼子里,而且笼子的门已被关上,锁住。”
第二,西太平洋的军事态势发生重大改观,而且这是一个开始。胡锡进提到,随著在未来一些年必将有更多中国先进航母建造出来,美国在西太平洋霸性不消的局面势必终结。
胡锡进指出,有专家分析,福建舰服役后,中国后续航母建造进程肯定会继续推进,更多航母有望在可预见的将来交付,而且新航母有可能采用核动力。
第三,福建舰的技术水平显然超过了美军最先进的“福特”号,胡锡进认为,这是中国军事技术不仅能够追赶,而且有能力在具体点面上实现赶超的有力证明,也是中国高科技力量发展无法从外部阻挡的强大证据,“中国的国家形象又一次被刷新,世界对全球力量格局的预期拥有了新的参数,这些刷新对整个国际关系的走向将产生影响。”
胡锡进引述专家分析指出,美国海军现役航母数量为11艘,都是核动力航母,包括10艘“尼米兹”级和1艘“福特”级,但这些航母的现状不太乐观,目前只有3至4艘具备部署能力。
其中“福特”级航母的电磁弹射系统技术不成熟,故障率远超预期。美国海军当前实际依赖的仍是“尼米兹”级航母,但该级航母中多艘舰艇已服役近50年,如同“80岁老人”,面临“趴窝”的风险。未来几年美国航母作战能力大概率会持续下滑,而中国海军航母的作战能力将稳步崛起。未来一二十年内,这一趋势将愈发明显。
文末,胡锡进提到,中国从清末的积贫积弱、民国的混乱受欺走向新中国的独立自主,又从建国初期的一穷二白走到今天能够为军队提供从战机到军舰,再到导弹系统的全球超一流装备。
他表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向前走了非常远,“我们今天站到最有可能实现它的位置上。中国军事崛起是国家复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我们加强军备决非是要穷兵黩武。”
胡锡进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温和的大国,和平发展是这个国家全社会的共同愿望,中国人有“止戈为武”的长期信仰,有“好战必亡,忘战必危”的辩证哲学,“老胡深信,福建舰将成为亚太和平的海上支柱之一,它的威慑力将为和平源源不断输送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