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 美媒热议“无人僚舰” 又一款中国神秘战舰引逆天猜想

撰文: 辛立
出版:更新:

中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正式入列。福建舰是中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也是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中国迈入三航母时代。福建舰自然引爆了西方媒体的高度关注。《纽约时报》直指“进一步挑战美国”。(更多内容见:《“福建”号入列 服役整个航母战斗群 对美国冲击有多大?》)。但,让西方媒体大跌眼镜的又何止是福建舰。

美国“动力”网站“战区”频道11月5日称,央视军事频道近日在报道中公布了AR-500CJ无人直升机海上测试的视频。报道称,AR-500CJ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AVIC)研制的AR-500系列无人机中的舰载版本,于2022年首飞。

尽管这段视频并未提及AR-500CJ无人直升机测试时搭乘的舰艇名称,也没有提供该舰艇的全貌。但从该船飞行甲板的尺寸和布局,特别是右舷靠近舰尾的梯形区域,以及舰艇的标识,都与江苏2022年下水的一艘迷你航母的设计完全吻合。

央视军事频道报道称,AR-500CJ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AVIC)研制的AR-500系列无人机中的舰载版本,于2022 年首飞。
央视军事频道近日在报道中公布了AR-500CJ无人直升机海上测试的视频。

美国“海军新闻”(Naval News)称,卫星照片显示该舰长约100米,宽约25米,右舷靠近舰艏处有一个小型舰岛。“从整体布局来看,这就是一艘航母。”但它在各方面都不同寻常。其船体采用宽间距的双体船设计,“虽然双体船可以在吨位受限的情况下尽可能扩大飞行甲板面积,因此经常出现在航母的规划方案中,但此前从未真正有航母采用这种设计”。

此外,卫星图像分析显示,它的飞行甲板非常低矮,因此不太可能存在机库甲板,显示它似乎并非为支持高强度或长时间的航空作业而设计。

网站称,卫星照片显示该舰长约100米,宽约25米,右舷靠近舰艏处有一个小型舰岛。“从整体布局来看,这就是一艘航母。”此外,卫星图像分析显示,它的飞行甲板非常低矮,似乎并非为支持高强度或长时间的航空作业而设计。

美国“战区”频道(The War Zone)认为,尽管这种“迷你无人航母”相对较小的尺寸和总体配置限制了其在实际作战中持续部署的能力,但它依然能够在很多任务中发挥作用,包括无人机测试(AR-500CJ无人直升机上舰的视频就证实了这种用途),或者在近海训练大型无人机的海上起飞和着陆——“迷你无人航母”的飞行甲板足够宽敞,可以起飞翼展约为20米大型无人机,同时该舰飞行甲板的存在,本身就表明它考虑了无人机在舰上降落的需求,不然只考虑起飞需求的话,那么在普通军舰的飞行甲板上利用弹射器或助推器起飞就可以了。

除了这些辅助用途外,这种“迷你无人航母”在实际作战环境中也可能发挥作用,包括释放较大型的无人机,与大型有人舰艇协同作战——毕竟超级航母的载机数量总归是有限的,大型无人机占据空间的问题不容忽视。

2025年11月5日,中国首艘电磁弹射航空母舰“福建号”在海南省三亚市某海军港举行服役暨升旗仪式。(新华社)

美国防务博客网站日前也有发布了一篇报道,提到了中国正在建造一款新型半潜式“武库舰”。报道提到,最近卫星在广州黄埔造船厂发现了一艘“神秘战舰”,船体大部分被防水布遮住,显然是为了保密。

在中国造船厂,一艘新型三体船被帆布遮盖著。美国军事博客推测很可能是一艘无人驾驶的半潜式舰艇,但尚未得到证实。
中国造船厂出现一艘帆布遮盖的新型三体船,美国军事博客推测很可能是一艘无人驾驶的半潜式舰艇,此为想像图(微博)

报道认为,这船已经公开的部分,带有明显的高航速特点和半潜船特征,同时船体结构狭小,看不出能够容纳船员的船舱特征,因此报道猜测,这可能是1艘无需人员的无人舰艇。平坦的甲板很可能是用来安装垂发系统,说明这还是一款接近“武库舰”概念的新型舰艇。

报道援引一些专家的观点认为,该无人艇可以安装48个或64个垂发系统,可以携带反舰/陆攻巡航导弹,或者舰载弹道导弹;但舰艇上没有安装用于制导和态势感知的设备,意味着该舰艇并不能独立作战,而是依附于有人舰船的作战体系。

这个设计让很多人联想到了“武库舰” (Arsenal Ship)。这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美国海军提出的一种“次世代战舰”,特点是“军舰上基本上什么都不装,只装垂发”,作战时只需要前往指定海域,清空弹药架即可。

随着下一代巡洋舰的各式概念发展,曾经在1990年代后期红极一时的“武库舰”(Arsenal Ship)可能会改头换面重来,而且成为无人战斗舰,跟随先进巡洋舰发扬火力。(Institute for National Strategic Studies)

美国有些人对这款神秘战舰的“逆天”猜想,他们认为,中国海军很可能借鉴了空军“无人僚机”的概念,发展出了一种新型“无人僚舰”概念,也就是说,一艘军舰可以指挥好几艘这款无人战舰,相当于在原有垂发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了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垂发。这种军舰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军队的分布式作战体系,又有了重大进展。

美国人对它的猜想都很“逆天”,他们认为“无人僚舰”的概念,不仅可以扩展到垂发等火力单位,还能扩展到雷达、火控和态势感知等系统,也就是将一艘军舰拆成几艘来造,损失掉一两个部件,也很容易替换。也就是说,中国的“分布式”作战体系,不仅是作战单元的分布,就像武器系统本身也是“分布”的。

2025年9月22日,歼-35舰载战斗机从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上电磁弹射起飞(资料照片/新华社)。

自从六代机相继亮相、九三阅兵展出一堆先进无人机后,再也没有人怀疑中国装备研发能力,甚至美国已经开始紧张,美国人开始逐渐失去自信,这种心态转变体现在很多地方。比如说美军这几天连续试飞了两款无人机,分别是安杜里尔公司(Anduril Industries, Inc.)的YFQ-44A和通用原子公司的YFQ-42A,美媒在报道的时候,宣称这是美军“追赶与中国差距”的努力。

传统基金会最新发布的《中国军力报告》也首次承认,在西太平洋地区,美军的传统优势“已不复存在”;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则在最近的模拟推演中显示,在台海冲突想定下,美军需要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虽然美媒出现了焦虑,但认清现实还是必须正视中美军事实力存在差距。但美媒感叹称,作为对比,受限于拉垮的美国造船业,就连“黄貂鱼”舰载无人加油机的测试,也一再拖延,这对于美国来说才是真正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