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2025.杨德强专访|全运给香港的可能 下一站向奥运出发?
第十五届全运会香港赛区的正式竞赛项目后天便告开赛,这个大型综合运动会赋予香港未来怎样的想像,是对于社会对体育之观念和视野的一次考验。
七月下旬,距离全运会开幕还有三个多月,有人提出粤港澳的下一步应以合办世界杯和奥运为目标。全运会香港赛区统筹办公室主任杨德强十月上旬接受《01体育》专访时表示,“我比较务实,目前应先聚焦全运会”,但他认同今届全运会给予粤港澳三地更多可能性,要举办国际综合运动会的个别单项比赛,或是大型球赛的分组赛事,香港亦有足够的承载力。
摄影:郑子峰
香港赛区负责粤港澳全运会的八个竞赛项目,包括剑击、场地单车、七人榄球、男子手球、男子U22篮球、高尔夫球、三项铁人及沙滩排球,其中沙排今周五(31日)于维多利亚公园正式揭开战幔。进入开赛前倒数阶段,杨德强表示,各项工作如火如荼,包括确定所有参赛运动员及教练与工作人员团队的抵港口岸、酒店入住、每日饮食供应链、训练及交通安排等,同时要确保多达1.6万人的庞大义工团队调配得宜,各个比赛场地及传媒中心运作顺畅,所有工作同时最后冲刺。
的确,一个大型综合运动会背后之错综复杂,不是我们单单在比赛直播屏幕里所能感受。所以,当问及杨德强关于香港要再接再厉成为世界杯或奥运城市,他认为目前应务实一点,先聚焦全运会:“全运会不少项目分了成年组和青年组,例如篮球有U22、U18等,小项比奥运更多,所以现阶段要先做好当前急务。待全运会闭幕后,粤港澳三地要坐低仔细检讨过去两年多的筹备过程中有何优劣,相信国家体育总局亦有自己的观察。”杨德强强调,“呢啲嘢唔急得”。
不过他认同,全运会为香港社会带来许多可能性,特别是启德体育园今年启用,“自然会令大家思考,有咩其他更大型嘅赛事可以搞”。从体育发展层面而言,这是乐见的,惟当中牵涉香港对于大型体育比赛的承载力。以2026年的名古屋亚运及2028年洛杉矶奥运为例,前者共有45个大项,后者则有36个,赛期由两个多星期至三星期,意味着多个项目将同时举行,“我哋一个体育园唔会摆到好多项目”,“以往搞一个七榄比赛或一场马拉松,都已经好多工夫”,“平时单项比赛与演唱会撞期,大家都会担心交通封路等”,那么继粤港澳全运会之后再合办亚运甚至奥运或世界杯,会否是香港的出路?
杨德强的答案是“有得倾”:“如果粤港澳全运会成效显著的话,相信为大湾区的体育以至其他活动,奠下好好的基础。以今次为例,这两年与广东及澳门方面的沟通真的非常紧密,大家通过不同通讯方法解决了大大小小的问题,亦加深对彼此的了解。香港的确难以独自举办一个大型综合运动会或世界杯,但要承担部份赛事,也是有讨论空间。”他续说:“今年7月的香港足球盛会非常成功,云集4支欧洲劲旅(利物浦、AC米兰、阿仙奴和热刺),我们有优秀的设施,亦有大量观众,对主办方来说极具吸引力,这亦说明香港有举办单项赛事或个别比赛的人力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