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张家朗4强判决争议点何在? 赛后承认不足 教练乐见回勇
张家朗与福建剑手许杰争入男子花剑决赛,是今日(16日)全运会最具话题一战。两人多次同时击中,捷克裁判Vilem Madr皆将分数判予许杰,张家朗要求翻看录像仍维持原判,最后连翻看录像的机会亦全数用尽,结果以9:15落败,无缘争金。
启德体艺馆现场对判决嘘声四起,张家朗在比赛期间亦多次与裁判理论。4强之后,他极速平伏心情,并在铜牌战报捷,他赛后表示,及时适应裁判的执法尺度是运动员的责任,问题不在裁判一方。
花剑讲求进攻权,但进攻权如何演绎,每个裁判都有不同。今日几个有争拗点的判决,取决于裁判认为许杰进攻时有没有停顿、有没有进攻意图,最终裁判认为许杰没有停顿、整套动作流顺具有进攻意图,所以判许杰得分。
采访:赵子晋、梁鹏威
张家朗领先许杰9:5时,战况开始扭转。许杰防守时收窄距离,张家朗无法随心所欲进攻,于是尝试不断拍打许杰的剑,寻找得分机会。
许杰追至7:9,他拍打张家朗的剑再进攻,他拍剑后未有停下,然后双方同时击中对方,裁判示意许杰得分。张家朗认为对方的进攻曾经停顿,遂要求翻看录像,裁判维持原判。其后一剑情况相若,张家朗依然觉得许杰的进攻有停顿。
另一次争议出现于张家朗落后9:11。许杰取回进攻权再上前,张家朗认为对方拍剑挥空失去进攻权,然后双方同时击中,张家朗亮起红灯,许杰亮起白灯,裁判判许杰进攻无效,即认为许是进攻一方。张家朗不认同许杰是进攻一方,再度要求翻看录像,裁判维持原判,两次回放挑战失败,余下赛事未能再“睇电视”。
花剑的进攻权意指上前一方与后退一方同时击中,上前一方得分,若进攻者上前时剑被拍中、停顿或没有进攻意图,进攻权便即时交换。然而,每个剑手、裁判和教练对于进攻权都有不同演绎。一般而言,裁判的角度多看整个动作是否顺畅、有没有明显停顿。不能否认的是,对于“进攻意图”的演绎是十分主观的;所以,许杰的进攻到底有没有停顿,只要裁判认为没有,许杰就获得进攻权并且得分。
张家朗赛后说:“剑击有Rulebook(例书),但如何演绎不同规例是十分主观的,每个剑手和裁判都有不同的理解。作为运动员,我们的职责就是适应裁判的尺度,今仗我与裁判在演绎上有落差,这是我做得不好的地方,裁判并没有问题。”张家朗同时盛赞许杰的表现,对比上次在杭州亚运交手,许杰进步不少,“我未能击败对手登上颁奖台最高级,有点可惜”。
的确,许杰基本功扎实,机动性高,控制力强,张家朗指自己在中后段急于寻找缺口,没有办法下推快节奏,惟改变战术不奏效。张家朗坦言:“中国剑手基本功稳阵,很厉害,上身仿佛完全不动,风格与欧洲(海外)不同,而我们一直跟随欧洲教练,(中国打法)在香港不常见。”
剑击场上变化多端,香港花剑队教练Gregory Koenig认为张家朗对许杰一仗是困在自己的死胡同,“张家朗今日的发挥是90%完美”,美中不足就是对许杰后段的比赛。
“的确,张家朗应该节奏推快,但他找不到最合适的时机。他(张家朗)领先9:5时失去专注,因为裁判判决和自己的决定有失误,当他找不到裁判的尺度时,他有点迷失,这样的局面甚少发生在家朗身上,对上一次是今年亚锦赛。假若两人在较后时间再打一场,或许战果截然不同,但这就是剑击,这样的情况在剑击十分常见。”
张家朗避战上周的马略卡站世界杯,毋须舟车劳顿对备战今届全运会,Greg指家朗认为自己的状态未足以应付国际赛,先以本地和内地比赛作为起点,今日赛事是十分正面,相信余下赛季将会有好状态,并直言:“家朗回来了!(Ka Long is back)。”
“我看到他(张家朗)在剑道上找到乐趣,这一点十分重要,距离洛杉矶奥运还有三年,总不可能一帆风顺,他在今次全运知道如何面对不同情况,而且他的状态十分好,相当有信心,除了(对许杰)一战,其余场次发挥十分好,铜牌战打出15:2就证明了,这是我乐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