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韩峰会|特朗普李在明在关税安保议题上未签协议留悬念
韩国总统李在明与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8月25日在白宫举行首次首脑会谈。双方在关税、安保等核心议题上达成大框架共识,但未发表共同声明或签署协议,显示仍有问题悬而未决。
美东时间星期一下午,李在明在白宫西翼获得特朗普迎接,并系上象征共和党的红色领带。两人在椭圆形办公室发表讲话并与记者互动,随后共进午餐,会谈总时长约两个半小时,其中54分钟向媒体开放。
特朗普说:“今天邀请李在明总统访问白宫,我感到非常荣幸。”
李在明则回应,希望韩美同盟“超越军事领域,扩展至经济与科技,发展为未来型同盟”。
韩国总统府会后强调,会谈“非常顺利,没有必要签署协议文本”,突显双方有意保持灵活空间。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并未提出增加防卫费或农畜产品市场开放等敏感议题。
韩国将提升国防预算 打造“智能强军”
尽管会谈氛围友好,李在明随后在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发表演讲时宣布:“韩国将在维护半岛安全方面发挥主导作用,首先我们将增加国防开支。”
这是韩国总统首次正面回应美方长期要求——将国防预算提升至接近北约成员国水平。他强调增额将用于引进尖端技术与装备,打造“智能强军”,但具体规模与时间表尚未公布。
总统府国家安保室长魏圣洛透露,李在明主动提出增防预算,美方反应积极。分析认为,这是对特朗普“安保分担”要求的先发制人之举。
在政治上保持克制的同时,经贸合作成为本次峰会最大成果。
韩国追加1500亿美元投资 总额接近5000亿美元
会后举行的韩美商业圆桌会议上,三星、现代汽车等16名韩国企业领袖与英伟达行政总裁黄仁勋等21名美方代表出席。韩国方面宣布在原有3500亿美元承诺基础上,再追加1500亿美元投资,总额接近5000亿美元。
韩美最终签署11份谅解备忘录(MOU),涵盖航空、造船、核能、能源与矿产五大领域,包括:大韩航空将采购130架波音飞机并与GE航太合作;现代集团与三星重工扩展造船与舰艇项目;韩国水电与核电公司携手亚马逊AWS开发小型模块化反应炉;韩国天然气公司承诺未来十年采购美国LNG;韩国锌业与洛克希德马丁共建关键矿产供应链。
尽管会谈整体氛围融洽,分析指出,此次首脑会谈并未就通商与安保等原本被视为主要争论焦点的议题展开实质性磋商。
韩国总统府解释称,3500亿美元规模的对美投资,具体执行方式仍将在实际操作阶段继续协调;至于调整驻韩美军角色的“同盟现代化”议题,仅原则方向达成一致。
国家安保室长魏圣洛说:“虽然具体句子仍在调整,但在大方向上已形成共识,可以说这是此次首脑会谈的一大成果。”
缺乏文本协议 仍有“追加账单”风险
此次会谈持续时间超过原定安排,未出现突发状况或外交摩擦,被评价为“平稳收尾、无明显失分”。但由于缺乏具约束力的协议文本,未来美方仍可能就追加投资或市场开放提出新要求,不确定性依旧存在。
关税协商的后续细节预计将在未来单独讨论。本次会谈中,美方并未提出此前外界关注的投资明文规定或农畜产品市场追加开放问题。分析认为,韩方虽赢得了时间,但因缺乏文本协议,潜在的“追加账单”风险依然难以排除。
本文获《联合早报》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