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修改南海海槽30年内发生大地震机率 从80%修正到最高90%以上

撰文: 王海
出版:更新:

据日媒报道,日本政府地震调查委员会9月26日(周五)宣布,修改南海海槽在未来30年内发生8级至9级大地震的长期评估,将发生机率从之前的“约80%”改为“约60至90%以上”。报道指这是考虑到过去的数据误差和预测的不确定性,并采用新计算方法后得出的结果,并非地震发生危险性变大。

据共同网报道,地震调查委员会委员长平田直(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向民众呼吁:“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地震的情况并未改变,希望大家继续保持警惕,推进防灾措施。”

日本媒体就地震调查委员会修改南海海槽发生大地震机率的报道:

作为长期评估的一部份,调查委员会公布了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规模和紧迫度。南海海槽按照过去的地震间隔,18世纪以后3次地震导致的室津港(高知县室户市)隆起量,在2013年的评估中预测30年内的发生机率为“60至70%”。到下一次地震发生为止,机率会逐步上升,因而在今年1月上调至“约80%”。

报道指,这次的修改反映了室津港隆起量数据误差的新研究内容。用有限数据可作出推算的新方法进行计算,结果显示30年以内的发生机率为“约60至90%以上”。另一方面,不使用隆起量的计算结果为“20至50%”,从鼓励大众推进防灾措施的角度出发,调查委员会选择突出强调“约60至90%以上”的机率。

报道又提到,南海海槽地震据称每隔大约100至150年发生一次,现时距离1944年的“昭和东南海地震”和1946年“昭和南海地震”已过去约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