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接受7国媒体采访:中美竞争格局正朝有利中国方向倾斜
10月30日,中美元首釜山会晤引发全球关注。会晤当天,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7位智库学者第一时间解读相关内容。同时,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全球领导力学院院长王文先后接受美国CNN、俄罗斯塔斯社、日本时事通信社、意大利全国性日报La Stampa、韩国中央日报、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凤凰卫视《全球连线》等7国媒体6种语言专访。
王文指出,美国应当以中国所认同的尊重方式对待中国,若无法做到这一点,美国必将面临同等反制,直至其真正学会尊重他国。现将专访报道内容及观点整理发布如下:
01 美国的重要性正在下降
美国CNN
当地时间10月29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评论中美元首釜山会晤时,Whatever the outcome, the Xi-Trump meeting is a win for China一文援引王文观点,“面对美国制造的一系列冲突与挑战,中国始终保持冷静态度”。“美国仍是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但在当前中国的发展全局中,美国的重要性正逐渐下降”。
02 美国从对中国极限施压转向有限遏制
俄罗斯塔斯社
10月30日,俄罗斯塔斯社就中美釜山会晤专访王文。王文表示,自2018年贸易战爆发以来,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总额已达145%,而中国对美出口仅比峰值下降了20%,美国消费者因此需每年额外支出约4500美元。这种不必要的损失如同“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促使美国从对中国极限施压转向有限遏制。釜山会谈后,双方都做出了让步,包括美国将所谓的芬太尼关税降低了10%。两国还同意加强芬太尼管控合作,扩大农产品贸易,包括中国恢复购买美国大豆。这意味着明年,中国商品进入美国市场的平均关税将降至40%左右。
03 中美竞争格局正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倾斜
日本时事通信社
10月28日,王文在接受日本时事通信社采访时提到,我们不应仅追求GDP单一指标,而需在经济、社会、生态、政治等多维度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在对外开放战略层面,中国过去主要面向美、日、韩等西方国家,今后将在延续这一方向的同时,将“全球南方”国家纳入更广阔的合作视野持续推进。
以对美贸易数据为例:在特朗普政府发起首轮贸易战的2017年,美国对中国贸易占比为21%;而到今年(特朗普第二任期)1-9月,这一比例已降至9%。日本在贸易中的占比也呈现显著变化——2017年为13%,今年同期仅维持在5%-6%区间。
从经济规模看,中国正逐步缩小与美国差距并在多领域实现反超:货物贸易总额、工业总产值、造船能力、高铁里程等核心指标已全面领先美国。有预测显示,未来3-5年中国GDP总量超越美国的可能性极高。基于这些结构性变化,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中美竞争格局是否正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倾斜?
04 中美完全脱钩是不可能的
意大利全国性日报La Stampa
中美元首釜山会晤前夕,王文接受意大利全国性日报La Stampa专访,10月30日报纸整版刊发专访王文内容。谈及关税战时,王文表示,事实上,美国不过是纸老虎。其他国家有能力应对,但大多数国家因为害怕受到惩罚而不敢这样做。关于中美是否正走向脱钩?王文认为,短期内,中美在某些领域的结构性脱钩是可能的,但完全脱钩是不可能的。两个经济体量如此庞大的国家不可能避免互动,爆发新的冷战或热战的可能性也不大。
05 “竞合并行”仍将是中美关系未来长期状态
韩国中央日报
中美元首釜山会晤当天,韩国中央日报第一时间采访王文,随后韩国中央日报网站、纸报及中文版报道王文观点。
王文表示,当下中美元首釜山会晤的最大成果,可能是喻示世界经贸“G2时代”到来,从目前释放出的信号中可以感到,双方都在致力于让中美关系尽快重回健康轨道,中美经贸关系上或将迎来又一稳定期。
而作为当今世界影响力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此次中美经贸关系的企稳回升,将使世界经贸格局呈现中美鼎立、领衔他国的新格局。从中长期而言,中美之间结构性矛盾仍难以通过一次会晤得到根本性解决,“竞合并行”仍将是中美关系未来长期状态。
中美关系长期正常化发展的前提,是双方都能够遵守会晤达成的承诺,保持战略沟通与对话,并摸索出在各自政治体制、发展模式、价值观念差异下和平共处、避免直接冲突的新范式。
06 美国要学会尊重中国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
中美元首釜山会晤当天,王文在接受卡塔尔半岛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中美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尚未得到解决。中国的实力正在增强,未来将超越美国。美国应当以中国所认同的尊重方式对待中国;若无法做到这一点,美国必将面临同等反制,直至其真正学会尊重他国。
07 当前谈中美蜜月期为时尚早
10月30日,王文受邀做客凤凰卫视《全球连线》解读中美元首釜山会晤。王文表示,从新华社通稿可得出几个关键观察点,“朋友” 是核心关键词,习近平主席提出中美做伙伴、做朋友是历史启示与现实需要,特朗普也回应称习近平主席是多年好友,这体现出良好的市场氛围。
“大” 是另一关键词,两国元首均提及中美应携手办成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彰显了作为世界最大两个经济体的大国担当与责任,而特朗普在关键时候也展现出冷静和理性。
此外,中美关系仍需元首引领,此次会晤氛围良好,短期内将为两国发展形成稳定局面,中国已成为与美国匹配、对等的力量并获得特朗普的尊重,这种尊重在过去大半年里特朗普未对其他国家元首展现过,因此中国人应更加自信自豪。
同时,王文表示,中国在反制美国4月以来发起的对等关税贸易战中取得了回击胜利,当前中美贸易平均关税已回落至4月份之前的40%多水平,这一税率源于特朗普1.0时期和拜登时期的25%左右关税,以及今年2月、3月因芬太尼问题各加征的10%左右关税,而特朗普4月后连续加征的34%、50%等关税均被中国有效反制;同时,当前中美正处于重新试探对方实力的阶段,双方都在借此重新定位彼此及两国关系,这一结果意义重大。
王文认为,当前谈中美蜜月期为时尚早,但在明年三四月份特朗普访华前的小半年内,两国不会出现大的风浪,关税战也已告一段落且将维持这一状态一年,这是双方为访华创造良好条件的共识。
之所以说蜜月期还早,核心原因有三点:一是中国对中美关系的预期逐渐降低,“蜜月” 并非当前战略追求,目标过高。二是中美之间台湾问题、意识形态分歧、南海及全球战略定位等根本性结构性矛盾均未解决,仅回到 4 月份之前的状态,拜登时期的问题也依然存在,且这类战略性矛盾难以消除。三是特朗普喜怒无常,参考其过往在获得短期利益后便变脸的经历,访华后可能出现态度转变,因此对中美关系应放平预期,维持不破裂的状态已是可接受的结果。
本文转载自“人大重阳”(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