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特会|特朗普“谦卑”的真情假意
中美釜山会晤结束,气氛相当不错。一贯强势的特朗普竟然如此“热情洋溢”,把紧张的会晤变成了“老友聚会”。这一次会晤,可谓来之不易。尽管经历了五轮紧张的经贸磋商,可当面对中国的“极限反制”时,也就是在人们以为中美会“大打出手”的时候,局势似乎来了个峰回路转。
有意思的是,尽管特朗普从一开始就表现得势在必得,可他在与习近平会晤过程中始终强调“友谊”。会晤结束后,特朗普亲自相送,凑近耳语,送至车边,看着车队离开。这般热情谦卑,与他一贯强势作风大相径庭。人们都说特朗普一贯表现出强势的一面,还经常表现出很无理的一面,可这一次不管真情还是假意,能有如此“谦卑”的表现也实属难得。
实现了与中国会晤之后,特朗普马上就要启程回美国了。显然他的这一次“亚洲之行”的目的,实际上就是为了实现这一次历史性会晤。
从公开消息看,双方谈得愉快且达成重要共识。从这一系列的表态也能够看出,这一次会晤,不但气氛友好,达成了一些重要共识。至少外界可以对此中美关系松口气了。
中美已经经过了5轮贸易谈判,这是一场未结束的讨价还价的“交易”,既然是交易必须是各取所需,强买强卖是行不通的。五轮谈判,很显然有跌宕起伏,这也证实了特朗普在对华关系问题上也确实给自己划出了一个“底线”,那就是不能引爆冲突对抗。
特朗普目前最大的难处,是“驾驭”不了美国。可以说,美国的政治国情束缚了他的手脚,也就是他更有后顾之忧。表面上看,特朗普一贯的表现似乎是又臭又硬或顽固不化,实际上他心中有数。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不打。
从另一个侧面来看,特朗普基本上放弃了他自己提出的印太战略。东盟峰会也好、亚太会议也罢,都不是他关心的事情。而区域国家也清楚得很。在特朗普离开东南亚后,“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在马来西亚吉隆玻签署。在他离开韩国后,中国将与其它亚太国家一道,共同在APEC上商讨推动“共建可持续的未来——连接、创新、繁荣”这一主题。
特朗普在东盟虽然签署了一些相关关税协定,可这已经是早就谈好的事。特朗普亲往,也并没能使东盟国家做出进一步的关税让步。虽然特朗普与日本新首相高市达成了不少共识,但在购买俄石油这一重要议题方面日本还是拒绝了。尽管特朗普声称与韩国达成了关税协定,可似乎也不见了下文。而韩国总统李在明似乎更在意于与中国领导人的会晤,并称这是修复关系的重要时刻。
另外的关键的是,乌克兰局势走向敏感而关键的时刻,也是在俄欧敌意增浓的关键时刻,特朗普竟然削减北约东翼的驻军。很显然,特朗普这是开始“战略收缩”了。在这种情况之下,特别是在美俄紧张关系难以化解的时候,特朗普自然不会选择与中国正面对抗。何况中国目前的实力与影响力也真的是今非昔比了。
短期看,稀土管制是中国大陆的王牌,关税是美国的王牌。还是各有各的痛点。接下来就是各自努力降低自己痛点的疼痛程度。美国要努力重建稀土供应链;中国继续开拓其他海外市场或强力扩大内需。如果在这个基础上还能够继续让美国依赖中国的生产,那当然是最优结果。时间有限,开始赛跑。
其实习近平绵里藏针的告诫了特朗普。习近平专门介绍了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和外贸的有关情况: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势头不错,今年前三季度增长率达5.2%,对全球的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4%,接着补充道“这是克服内外困难实现的,来之不易”。最大的外部“困难”来自哪里呢?答案不言而喻!这一席话的言外之意就是:即便美国疯狂打压遏制,中国经济依然可以“风景这边独好”。
习近平还指出,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规模、韧性、潜力都比较大,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这句话流露出的,是满满的战略自信与战略定力。还专门提到了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全会通过了未来5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议,而且70多年来,中国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
之所以介绍五年规划,就是要让美国了解中国真正的战略意图:中国的发展有着自己的目标、内生的逻辑,那就是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做更好的自己,让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美国也就没有必要“自作多情”。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中国的选择很明确,那就是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
好消息是,未来一年会相对平稳,各自应付各自的问题。对特朗普来说,对中期选举会更稳。而时间上看,明年中期选举在11月3日,推断的话,为了稳定过关,特朗普大概率还会继续延期。
经济相互威慑机制建立起来后,也迎来一段时间的稳定期。但这种稳定不是曾经超级全球化下的互补或如胶似漆,而是摆脱前一阶段波动巨大的动荡。第一个考验是一年,然后是第二年、第三年,直到局部动荡再次出现。关键看,各自的王牌是否还有效,或者,有无新的王牌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