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绍雄逝世|香港肾癌个案激增4个征状要小心留意 5大预防方法

撰文: 黄梓恒
出版:更新:

人称“Benz哥”的资深艺人许绍雄今日 (28日) 病逝,终年76岁。其家人透过Benz哥好友黎芷珊向传媒公布,许绍雄因癌症引发器官多重机能衰竭于今日凌晨2:30安详离世。据消息指,许绍雄入院是因肾癌突然扩散,病情急转直下,急性昏迷。

人称“Benz哥”的资深艺人许绍雄今日 (28日) 病逝。(资料图片)

许绍雄的家人透过好朋友黎芷珊向外界发放许绍雄离世消息,黎芷珊指许绍雄于今日凌晨2:30安详离世,他离世是因为癌症引发到身体多个机能衰竭。许绍雄离世时有好多家人与好朋友陪伴在他的身旁,他在家人朋友陪伴之下离开。许绍雄的家人都好多谢朋友连日来的关心,有好多朋友来到医院探望,亦都有好多朋友不在香港都有打电话来问候,所以他的家人非常多谢大家的关心,并将会为许绍雄处理后事,关于后事迟些便会向外界公布。

人称“Benz哥”的资深艺人许绍雄今日 (28日) 病逝。(8号电影院 - HK Movie@Youtube)

肾癌,被称为“隐形的杀手”,早期病征极不明显,不少患者确诊时已届中晚期。近年,香港的肾癌个案有显著上升趋势,情况令人关注。根据本港机构数据显示,肾癌发病率在过去十年飙升近47%,成为增长最快的癌症之一。本文将为读者深入剖析肾癌在香港的最新数据、高危成因、预防贴士,助你全面掌握肾癌的关键资讯。

要了解肾癌的威胁性,必须正视本地数据。根据医院管理局(医管局)辖下的“香港癌症资料统计中心”最新及过往数据显示:

1. 个案数字:2021年,本港“肾及其他泌尿器官(膀胱除外)”的新症个案高达 921宗,同年导致 243宗 死亡个案。

2. 男性高危:肾癌“重男轻女”。在2022年的数据中,肾癌位列香港男性十大常见癌症的第7位,当年男性新症占 562宗。

3. 发病率激增:综合资料显示,本港肾癌发病率在近10年间大幅上升约47%。医学界分析相信,这与港人肥胖比率上升及吸烟等生活习惯息息相关。

4. 发病年龄:肾癌较常见于50至75岁的人士。

图为医管局大楼。(资料图片)

肾癌(最常见一类为肾细胞癌)的确切成因尚待全面研究,但多项风险因素已获医学界确认。若你符合以下条件,便需加倍留神:

吸烟: 吸烟者的风险比非吸烟者高出约一倍。烟草中的有害化学物质经血液过滤到肾脏,长期积累可引致细胞病变。

肥胖:体重超标或肥胖是肾癌的关键风险因素之一。过多脂肪组织可能引致荷尔蒙失调及慢性发炎,增加患癌风险。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患者,无论是否服药控制,其患肾癌的风险均较高。

家族病史:约有5%的肾癌与遗传有关。如直系亲属曾患肾癌,个人的患病风险会相应提高。

长期洗肾:接受长期透析治疗(洗肾)的肾衰竭病人,其肾脏出现囊肿及癌变的机会亦较高。

吸烟者的风险比非吸烟者高出约一倍。。(示意图/Unsplash图片)

早期征状难察觉 留意“无痛血尿”警号

肾癌最棘手之处在于早期几乎“零病征”。肾脏位于后腹腔深处,早期肿瘤不易被察觉。许多患者是在接受身体检查(如超声波)时偶然发现。

不过,当肿瘤增大,仍可能出现以下典型及非典型征状:

1. 血尿(最关键):尤其需注意“无痛性血尿”,即小便带血但没有痛感。

2. 腰背疼痛:肿瘤压迫引致单侧腰部或背部持续钝痛。

3. 腹部肿块:在腹部触摸到硬块(通常已届中晚期)。

4. 全身性征状: 不明原因的体重显著下降、食欲不振、持续发烧及极度疲倦。

肾癌最棘手之处在于早期几乎“零病征”。(视觉中国)

面对来势汹汹的肾癌,预防是最佳策略。市民应从日常生活入手,降低风险:

立即戒烟:戒烟是预防肾癌最有效的方法。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体重(BMI),奉行“多菜少肉”、低脂、低盐的均衡饮食,减少进食加工食品。

控制“三高”:积极监控及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

多喝清水:充足水分有助稀释尿液中的毒素,减轻肾脏负担。

定期体检:特别是高危人士(如吸烟、肥胖、有家族病史者),应定期进行腹部超声波等检查,争取早期发现。

肾癌治疗方案一览:手术仍是根治关键

若不幸确诊肾癌,亦毋须过分恐慌。近年肾癌治疗发展迅速,存活率大有改善。根据香港机构引述的数据,早期肾癌(第一期)的5年存活率可高达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