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合并意味着放弃武统 金正恩重构朝鲜半岛和平的新思路

撰文: 郑真
出版:更新:

朝鲜领导人金正恩9月21日在平壤举行的最高人民会议上发表讲话说,朝鲜将在国家法律中明确规定,朝鲜和韩国是两个不同的国家,绝对不会合并成一个国家。他直言“敌人果然是敌人,绝对没有必要统一”,批评李在明政府在对朝政策上延续上届政府立场,甚至“在吸收统一的野心上超过了保守政权”。

此外,他还就核问题表态说,朝鲜绝对不会放弃核武器,也绝不会为了解除制裁,与对手进行任何谈判。不过,如果美国放弃对无核化的执着,承认现实,寻求与朝鲜真正的和平共处,朝方没有理由不与美方面对面协商。

朝鲜绝不弃核,这是朝鲜一贯的立场表达。在拥有核武器后,朝鲜急切希望国际社会认可其拥核地位。公开要求美国放弃追求朝鲜无核化并不令人意外。真正让人意外的是金正恩说朝鲜将在国家法律中明确规定,朝鲜和韩国是两个不同的国家,绝对不会合并成一个国家。

这张朝中社2025年9月18日发布的照片中,可以看见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在该国一处未公开地点视察无人机性能测试。(Reuters)
韩国总统李在明上月出席纪念韩国解放80周年时表示,尊重朝鲜的现行政治体制,并不追求以任何形式将其吸纳统一。图为9月19日他在首尔总统府接受路透社专访。(Reuters)

朝鲜的对韩国政策在2023年末开始发生重大转变。根据金正恩2023年12月30日在劳动党八届九中全会上所作报告,朝韩关系“再也不是同族关系”,而是完全敌对关系。

在2024年1月的朝鲜第十四届最高人民会议第十次会议上,金正恩再次表示,应在朝鲜宪法中将韩国定义为“头号敌国”和“永远的主敌”。应明确禁止居民使用“三千里锦绣江山”“八千万同胞”等误导韩朝为同族的词汇,并加强相关教育此外,现阶段应删除宪法中“北半部”“自主、和平统一、民族大团结”等措辞。应为此修宪,并在下一次的最高人民会议上进行审议。金正恩当时求在朝鲜宪法中首次加入领土疆域主张表述,还当场下令拆除“不三不四、难看的东西”——平壤统一门,即祖国统一三大宪章纪念碑。

随即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发布决定,废除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金刚山国际旅游局等朝韩事务机构。2024年2月朝鲜废除朝韩经济合作相关法规文书。2024年10月朝鲜炸毁朝韩间公路铁路,并公开将朝韩边境要塞化。

2024年9月13日,朝鲜官方通讯社朝中社发布照片,朝鲜领导人金正恩视察一个地点不明的核武器研究所,分析指现场是一个可以制造核武器原料的生产基地。(Reuters)

2024年10月举行第十四届最高人民会议第十一次会议,明确提出了会议的修宪议程。各方普遍认为金正恩早2024年1月提出的修宪要求会落实。但后续媒体公开的朝鲜修宪内容,包含“劳动年龄和选举年龄”等,至于是否有涉朝韩关系部分并未有明确的讯息。

2024年朝鲜修改了《国歌法》,更改国歌歌名和歌词删改“三千里江山”,各党政机关全面更换新版地图,仅标注朝鲜领土范围,不再包含韩国地区。根据这些讯息可以推断朝鲜修宪已涉及领土和朝韩关系。

但根据金正恩最近说在朝鲜将在国家法律中明确规定,朝鲜和韩国是两个不同的国家。朝鲜过去一两年只是正在从事实层面着手落实新的朝鲜关系定位,还尚未通过法律确认这一政策。

2024年10月15日,朝鲜炸毁部分连接韩国的京义线及东海线道路。(Reuters)

从2023年末以来朝鲜对于朝韩关系的表述看,金正恩将韩国当做敌国而非同胞,并不是简单的对韩国强硬表达。“朝韩是两个国家”,“绝不合并”,是对朝韩关系的全新定位,具有重大意义。

二战之后朝鲜半岛出现两个政权主体,相当长的时间内双方都谋求统一,这是分裂之初政治家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促成的。朝鲜战争本质上就是朝韩试图通过战争实现统一而失败的尝试。

但是伴随着分治时间拉长,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1991年两国都加入了联合国,自此两国就是国际社会承认的独立主权国家了。尽管朝韩在各自的宪法中均表明朝鲜半岛为一个统一的国家,但这仅仅是一种正确的政治叙事,而非政治现实。

金正恩志在建设朝鲜,承诺“只要敌不犯我,我们绝对不会单方面发动战争”,是重大和平信号。(Reuters)

从根本上来说,朝韩关系的主基调应该是邻里关系。且不说大国不希望看到朝鲜半岛统一为实力强大的国家,朝韩双方相当长时间内都不具备吃掉对方实现统一的实力。分治已经是难以改变的事实。以推进统一为目标开展工作,永远也无法实现,除非发动战争。

朝鲜非常清楚朝韩将长期共存。将朝韩关系定义为“国与国”间的关系,并放言绝不合并,是面对现实的一种选择。朝韩长期以来的对抗状态,是历史遗留问题,是双方均将统一作为目标的产物。将南北关系调整为国与国的关系,实际上是放下统一诉求,对朝韩关系的再定义。是朝鲜试图解开朝韩对抗逻辑的一种尝试。

“只要敌不犯我,我们绝对不会单方面发动战争”,是朝鲜不会随时可能对韩国进行统一打击的公开承诺。这是朝鲜主动释放的政治善意。有助于解决两国基本的安全困境。如果从统一的历史任务中解套,从统一对方的政策目标中解套,那“冷战”转为和平共处就有一定机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