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急速缓和,到底发生了什么?|去片
中美关系在过去数日经历了过山车般的转变。10月9日中国宣布一连串稀土管控措施后,美国上至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下至贸易代表格里尔(Jamison Greer)对中国一片讨伐之声。
特朗普威胁11月1日起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并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他还一度暗示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元首会晤已无必要。特朗普口中的中国是“变得非常敌对”,通过限制稀土金属和磁体的出口“挟持全世界”。美国贸易谈判格里尔则抨击中国此举是“一场权力扩张的行动”,美方事前并未接获任何通知。
但仅仅过了两天,特朗普就改口了。10月12日他在社交媒体发文呼吁各方“别担心中国”,并称习近平“只是心情不好......他不希望自己的国家陷入萧条,我也不希望美国这样。美国希望帮助中国,而不是伤害它”。
美国副总统万斯(James David Vance)同天较早前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形容特朗普威胁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以反制北京稀土新规,已是“中美谈判进行式”。“特朗普珍视与习近平的友谊,因此不希望动用手上的筹码”。
美国财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10月13日接受福克斯商业新闻网(Fox Business Network)采访时也透露,中美双方在周末进行了大量的沟通,“我们已经大幅缓和了紧张局势”,相信习特会仍会如期举行。“对华商品加征100%关税不一定要发生”。贝森特还提到,本周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年会期间,美国将与中国官员举行“高层会晤”。他本人预计在特朗普与习近平会晤之前,在亚洲与中国副总理何立峰举行会谈。
中国的稀土新规没有撤回,但是美国的态度已经大不同。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中美进行了大量沟通误会取消了?
最大的驱动因素应该是美国市场震荡。特朗普威胁对华加征100%关税一度引发全球金融市场震荡,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单日下跌逾2%,创下自4月以来最大跌幅。然而短短两天后,美方语调明显转柔。10月13日,科技股占比较高的纳斯达克指数领涨,涨幅达2.2%;道琼斯指数则大涨630点,收涨1.4%。
在美国市场和政策同频共振效应相当明显。中美商界很难承受特朗普所说的100%关税。
今年4月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之后曾一度引发美国股市债市汇率市场的三重波动,使得特朗普不得不宣布暂停对等关税90天。中美在5月12日达成日内瓦协议,本质上是中美非理性的上百%高关税的破产。
关税大棒不能砸晕对方,反而会引发连锁反应。霸权不能随心所欲,霸道不能毫无底线,这就是教训。特朗普改口愿意达成贸易协议,贝森特称习特会将如期举行,都是稳定市场预期的举措。
关税战的影响面非常广,涉及中美经济民生的方方面面,中美都希望达成一定的共识。特朗普所说的达成贸易协议,应该是落实中美过去数月在关税谈判上的共识。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美稀土芯片科技战也被平息了。
可以看到,美国9月12日、9月26日、10月8日接连发布的三大针对中国企业的制裁限制措施并没有取消,中国的稀土管控措施也还在。中美都没有让步。未来如何谈判解决稀土和芯片科技领域的分歧,是全新的较量。芯片科技战谁输谁赢尚未有定论。
贝森特说,美国政府“愿意采取一切必要措施,调整任何所需姿态”来应对中国。万斯说,美国总统手中的牌远比中国要多。这些话并不是粉饰面子的口水。中国人应该意识到美国对华态度放缓并不是妥协、认怂、被中国稀土新规打懵。美国非常清楚局势进展,不会在关税大棒挥不起来后束手就擒,在优势的芯片高科技领域很难不放手一搏。
在关税战上抗住了美国的压力后,中国实际上根本没有时间庆祝胜利,就必须奔赴下一场较量。现实就是,中美之间的战略对抗压力在持续释放,从未减弱。关税战开局中国打得不错,但未来的挑战只会一山更比一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