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特会可以有高期待吗?
中国终于官宣,10月30日在韩国釜山习近平与特朗普举行会晤。在APEC峰会期间,利用这样的场合来进行双边会晤。外界可以说,有极高期待,但也并没有真的期待什么实质性成果。为什么这么说呢?
类似的做法,之前拜登任内有过两次。一次是2022年11月在峇里岛举行G20期间举行会晤。
一次是2023年11月在三藩市举行APEC期间举行会晤。当时还流行一句话,叫做“重回峇里岛,通往三藩市”。意思是在峇里岛会晤后,美方仍然不断出尔反尔,所以要“重回峇里岛”,才能“通往三藩市”。但实际上,通往三藩市后,美方也仍然还是老样子。所以中美关系现在也仍然是老样子。换了特朗普上来,只会比拜登时期更加反复无常。
所以,实际中方已经对本次会晤定调了,就是去“交换意见”。通稿里是说:“就中美关系和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在外交术语里,交换意见,差不多就是“各说各话”的意思,彼此意见互相不同意,那么这意见自然只能“交换”。
另外,在中国外交部介绍情况时,其中提到:“此次会晤两国元首将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长远性问题,以及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深入沟通。我们愿同美方共同努力,推动此次会晤取得积极成果,为中美关系稳定发展作出新指引,注入新动力。”可见,大概也是“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长远性问题,以及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交换意见。也就是双方在核心的战略性、长远性问题,以及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是很难达成什么具体成果。
不过,这不意味着这次双方会晤,什么成果都不会有。大概率还是双方互相撤回一部分今年加码的制裁与反制。
今年特朗普对中方施加诸多无理制裁和关税,这属于虚空造牌,想用这样凭空造出来的筹码,来换取中方实际让步,这是特朗普在首个任期曾经干过的事情。但今时不同往日,今年特朗普对中方虚空造牌,中方就直接对等反制。中方是世界上唯一对特朗普进行对等反制的国家,这也使得拥有跟美国进行对等的虚空调整的资格。这就是对等反制的好处。不对等反制,那么想要特朗普撤掉虚空造牌,就得付出实际利益,比如欧日韩得用巨额投资来换取特朗普下降关税。
其实几日前马来西亚中美经贸磋商的结果出来后,就基本可以知道这次APEC会晤可能达成什么成果。
10月26日,中美双方的经贸团队,各自都有对磋商结果做出表态。贝森特称贸易谈判为领导人会晤奠定了框架。美国贸易代表称,中美谈判即将达成协议。美方的表态,属于典型的好大喜功,迫切想要跟特朗普邀功的感觉,属于泛泛而谈。
相比之下中方的表态,则要具体和实际很多。中方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李成钢10月26日说:“双方的讨论包括众多的议题,比如双方各有关注的出口管制议题,对等关税进一步延长暂停期问题,芬太尼关税和芬太尼禁毒合作问题,进一步扩大贸易问题,美方301船舶收费相关措施问题等等,中美双方就此进行了建设性的探讨,美方表达立场是强硬的,中方维护利益是坚定的。经过一天多的非常紧张的讨论,中美双方就上述这些议题建设性地探讨了一些妥善处理双方关注的方案,形成了初步共识。下一步各自将会履行内部报批程式。”
另外还有一份通稿是说:“双方以今年以来两国元首历次通话重要共识为引领,围绕美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措施、延长对等关税暂停期、芬太尼关税和执法合作、农产品贸易、出口管制等双方共同关心的重要经贸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富有建设性的交流磋商,就解决各自关切的安排达成基本共识。双方同意进一步确定具体细节,并履行各自国内批准程式。”
这里是说“坦诚、深入、富有建设性”,没有出现“交换意见”。而“富有建设性”的用词也比“建设性”要积极。总体来说,这次谈判有达成一些成果。
但这个成果从通稿内容看,仍然还只是“虚空领域”的调整,也就是双方只是撤回今年加码的一部分制裁。
比如说美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措施;延长对等关税暂停期;芬太尼关税和执法合作;农产品贸易等等。至于美国最关心的把美国打疼的稀土出口管制,虽然外媒又在散播一些未经证实的资讯,说中方要推迟一年施行这次10月新出来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消息存疑。这是中国好不容易趁这个机会建立起来的出口管制措施。保留这个出口管制措施,就可以随时根据美方态度去精准卡脖子,还能精确调整卡脖子力度。把手从美方脖子上放下来,这是不可能的。
另外,虽然目前中美双方本次见面释放了乐观资讯,但还是要注意,中美博弈并没有因此结束,双方目前的调整都还只是虚空领域的调整,只是撤回今年加码的一部分制裁,未来也不排除再次反复,螺旋升级的可能性。对于中美博弈,还是要有持久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