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停火,炮灰们成了笑话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10月30日举行会晤,会谈非常成功。两人步出会场时,特朗普一度凑近习近平对他耳语。在飞回美国的专机上,特朗普说如果满分10分,给与习近平的会晤给打12分。
根据中国商务部在会晤结束后公布的中美经贸团队吉隆坡磋商成果,美国降低“芬太尼”关税10%,暂停4月加征的24%对等关税一年。美国将暂停实施其9月29日公布的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一年。中方将暂停实施10月9日公布的相关出口管制等措施一年。美国将暂停实施其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调查措施一年。中方也将相应暂停实施针对美方的反制措施一年。
本轮中美经贸关系紧张起源于9月份美国连续发布针对中国的限制措施。中国反制之后,中美这一波贸易战仅仅持续一个多月就结束了,不仅解决了本轮纷争,对于2月的芬太尼关税和4月的对等关税也相应同步缓解。
中美贸易战休战一年,美国进攻的锋芒被大大挫败,双方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在习特会之前,中美经贸磋商时,美国代表团的脸色非常难堪,可想而知,美国有多么被动,完全不是特朗普在习特会前后展现出的成功和胜利模样。中国能够顶住美国压力,迅速平息美国发起的新一轮进攻,完全可以称为阶段性的胜利。
中美停火之后,那些在美国公布措施之后就急着跟进的国家该如何自处?
9月29日美国祭出连坐式出口管制新规:任何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的外国企业,其持股超过50%的子公司将自动被追加同等制裁。美国政策落地之后,荷兰政府援引一项自1952年以来从未启用的法律,以所谓的“国家安全”为由突然下令,强行要求中国半导体领军企业闻泰科技旗下子公司安世半导体自9月30日起,一年内不得进行任何涉及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的调整。
德国和法国不仅没有批评荷兰的举动,反而支持荷兰对中国采取的针对性措施。德国高调支持启动《反胁迫工具法案》这一“贸易核选项”,称必要时大胆报复,法国、波兰紧随其后附和对华强硬论调。
在习特会后,美国已暂停50%穿透规则,荷兰该如何面对中国?法国和德国又该如何面对中国?掌握芯片半导体高科技优势的美国在面对中国的稀土王牌时已经率先屈服,欧洲还有能力对中国动用贸易核选项吗?
德国外长瓦德富尔(Johann Wadephul)原定于10月26日访华,但是临行前不得不取消,原因是中国只安排了外长王毅同他会见,没安排更多的会见。中国摆明了在对德国冷处理。中美的问题解决后,德国、法国、荷兰等欧洲国家的对华态度必然发生扭转,中国根本不急。
原本根据今年4月对中国航运、物流和造船业的301调查结果,美国10月14日开始正式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领域实施港口费等限制措施。美国的这些举措,主要是为了削弱中国这个世界最大造船大国和航运大国的影响力。
现在美国承诺暂停实施301调查措施一年。当初高调宣布将投资1500亿美元推动美国造船业的发展,助力美国振兴造船业与中国竞争的韩国,还有底气这么做吗?韩国急需要借助美国的支持夺回航运造船业份额,但给美国的助攻显然太急了,或许根本没考虑到美国会顶不住中国的反制压力。
在中美和解之后,韩国如何寻求中国解除对韩华海洋株式会社的五家美国相关子公司的制裁?吞掉苦果的大概只有韩国自己。
中国如此迅速平息美国挑起的新一轮贸易进攻,解决了主要矛盾。这一事件之所以有全球意义在于,那些急切想要浑水摸鱼的国家日后都应该掂量掂量,是否要充当中美贸易战的炮灰。在中美两强相争时,第三国是谨慎中立,还是仓促上阵,相信习特会后不再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