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将应急舱门当成厕所门打开致航班取消 法院判赔国航7.7万元
2024年7月4日晚,浙江衢州机场乘客张某在首次乘坐飞机时,误将中国国际航空(国航)航班的应急舱门当作厕所门打开,导致应急滑梯自动弹出,造成逾11万元的经济损失。
事后,国航起诉张某。近日,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旅客张某需赔偿国航各项损失77593.46元。
《封面新闻》报道,2024年7月4日晚,张某乘坐国航CA2754号航班从衢州机场前往成都天府机场,座位号20L。当晚9时5分,旅客登机完毕后,飞机舱门关闭,滑梯预位;5分钟后,5号机舱服务员从后舱服务间取冰块送至客舱,期间张某走到客舱后部准备使用洗手间,误将飞机尾部的R2门当做洗手间门打开,致使R2门在滑梯预位下打开,R2门滑梯释放。
法院民事判决书上提到,案涉航班配备飞机机组3人、乘务组4人、安全员1人,其中5号机舱服务员负责管理R2门主舱门,被告开启R2门过程中,后舱无乘务人员。
事发后该航班取消,张某由机场公安带走问话,衢州机场地勤保障部负责安排受影响旅客的食宿。同年7月8日,衢州市公安局机场公安分局对被告作出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
据悉张某是第一次坐飞机,她接受机场派出所民警问话时表示,“感觉飞机那个厕所门很奇怪,轻轻开不动,我又很想上厕所,就用手用力一拉,门就打开了”。
事发后,国航起诉张某。国航方面称,此次事件中,张某误放应急滑梯给航司造成经济损失共计110847.8元,具体包含:飞机维修费用32697.8元;航班取消补偿费用53000元;旅客安置费用(住宿、交通、餐饮)25150元。
国航方面认为,被告座位前方18排及后方21排均有电子屏幕用于播放安全须知,座椅前方有安全须知卡片,欢迎词中也包含安全须知,客舱的洗手间、应急出口及所有相关安全标识均清晰、显眼,一般旅客均可轻松识别并理解标识的内容。张某错误操作释放滑梯完全是由于其疏忽大意,未履行一般人的基本注意义务所导致。
张某表示,国航在客舱管理过程中存在多种违反相关规定、职责缺失、管理与措施不到位的情形。比如,涉航班的机型共有158个座位并设有8个逃生窗口,依据《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b)、(c)、(e)条款之规定该机应配的乘务员人数最少应大于4人而该机实际配备的乘务员人数为4人属配备空乘人员不达标(不足)。
同时,该航班在事发时飞机尾部无人执勤看管,该区域左右各有一个飞机逃生应急舱门及厨房,属于客舱重要安全区域,被告从通道进入该区域时无人执勤也未放下帘布并悬挂闲人莫进等应有的安全提示。
衢州市柯城区人民法院认为,被告是第一次乘坐飞机,但在其座椅前部放有安全须知卡片,电子屏幕也会播放安全须知录像,客舱洗手间写有“厕所”标识,其未阅读安全须知,也未注意观察客舱内设施的标识,并且在已经注意到飞机舱门和一般厕所门存在很大差别且无法轻易开启的情况下,没有向其他旅客或乘务员寻求帮助,而是依旧大力开启舱门,未尽到注意义务,应承担主要责任。
但是,如何乘坐飞机并非属于一般生活常识,客舱安全应当由旅客和航空公司共同保障,原告负有引导旅客正确使用飞机上设施、监控客舱和管理旅客、确保客舱安全的责任,但事发时后舱无乘务人员监管,后舱洗手间与厨房间的遮蔽帘处于打开状态,原告自身也存在管理缺陷。
最终,法院判决被告承担70%的赔偿责任,原告承担30%的责任。张某赔偿国航各项损失77593.46元(110847.8元×70%)。案件受理费1258元(减半后),由国航负担377元,张某负担881元。
法院同时明确,张某主张的机票款退还或折抵,因国航次日已安排补飞,张某是自身原因终止行程,故不予支持;若未按期履行付款义务,需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不服判决可在15日内向衢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