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加沙│深圳“超前部署”获大赞 安置点可以唱K有电影睇如度假村

撰文: 深圳微时光
出版:更新:

【台风桦加沙】“16时起在全市范围内解除“五停”(停工、停业、停市、停运、停课)措施”、“16时起,深圳地铁全线恢复运营,各线维持行车间隔6~9分钟”、“16时起,解除全市所有高速公路(含不收费路段)的交通管制措施,恢复正常通行”、“深圳机场计划自9月24日20时起恢复航班运行”……随着一条条“恢复”通知的发布,按下“暂停键”的深圳,迅速重启。

16时刚过,同事便收到了来自常去健身房“可以进门店锻炼”的消息,他在的一个臭豆腐摊微信群里,老板也随即宣布正常营业。打开外卖app,发现不仅配送恢复,就连奶茶店都营业了。不愧是深圳,“五停”结束,立马搞钱,无缝衔接。

尽管台风“桦加沙”已逐渐远离深圳,影响趋于减弱,深圳市气象台也已将台风红色预警信号降级,但仍需警惕强降雨及次生灾害,出门还是要多加小心。

回顾深圳这场和风王“桦加沙”的较量,城市能在暂停和重启间“零帧”切换,归功于深圳“细节控”般的应对以及超强的执行力,用十二个字总结:

深圳不语,拿捏细节,淡定迎战。

深圳不语 只是一味地剪剪剪

相信前些天,不少人都看到了绿化工人在加班加点修剪树枝和锯树。周日外出时,我们编辑也恰好拍下了工作人员冒雨修剪的一幕。

应对台风,对树木进行修剪和加固是基础操作。(深圳微时光授权使用)

市民纷到紧急避难所躲避 点图放大看更多台风桦加沙吹袭深圳的相关照片:

+10

应对台风,对树木进行修剪和加固,称得上是基础操作。但提前几天就开始作业,甚者连夜修剪,那就不太基础了。据报道,截至23日12时,全市城管领域共排查树木107.97万株,修剪树木4.68万株,扶正加固树木12.5万株清理隐患树木1271株,全市设置树枝堆放场所154处。可见应对风王“桦加沙”,深圳有多谨慎,连台风来后刮到的树枝往哪运都做好了预案。

有人疑惑,把树锯得这么矮、这么光秃秃,真的有必要吗?经历过台风“山竹”的深圳人则纷纷表示,那可太有必要了!毕竟当年“山竹”过后,目之所及皆是横七竖八倒落的大树,上班之路犹如丛林求生的场景,许多深圳人仍然历历在目。看数据或许更具说服力,2018年台风“山竹”过境深圳期间,全市倒伏树木达11,680棵,另有树枝损毁4241棵,以至于2000余条(段)道路一度受阻,大量车辆被压受损,还有路人被砸伤。正如网友所说:深圳面对17级台风提前砍树背后,都是经验教训,熟练得让人心痛!

尽管如今看来,对于深圳,“桦加沙”的破坏力不及“山竹”,但深圳不语,一味剪剪剪的背后,是防患于未然,更是把市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心尖上。

深圳不语 只是一味地绑绑绑

“等风来”期间,深圳最出圈的,要数是各种“五花大绑”的照片。从路旁的公共座椅、铁栅栏,到商圈内的快闪店、美陈装置,就连垃圾桶都没放过。其中,传播最广的,非腾讯总部基地深圳滨海大厦门前的企鹅Q仔被绳子加固的照片莫属,“拴Q”此刻有了具象化,让人忍俊不禁。有网友就调侃,留给深圳绑的东西,已经不多了!

面临风王“桦加沙”的挑战,深圳人还能谈笑风生,这份淡然和底气,来自于“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的多年经验沉淀,更来自于深圳不语,一味绑绑绑背后的对安全细节的重视。不过得提醒一句,可以轻松,可以开玩笑,但要注意尺度和底线,不要造谣,造成不必要的公共资源浪费。

将军澳遭“海啸式”冲击 点图放大看更多台风桦加沙相关照片:

+13

深圳不语 只是一味地安排安排安排

来深建设者,安排!曾有网友疑惑,应急避难场所安置的都是什么人?大部分正是忙碌在深圳各大工地的工友们。这次,除了常见的学校、体育馆,有市民发现并发帖称:

地铁站内已经围出一片区域,为群众提供紧急避难场所。

引来不少网友为深圳的人情味点赞。这个地铁站正是深圳地铁福田枢纽,在东区16号口、15号口之间的通道设立应急避险区域,还主动联系周边10多个商家一起制作免费午餐,给避险的上百名人员提供温暖,让他们能够安心避险休息。

这只是深圳早早便开放的865个应急避难场所的缩影。这些应急避难场所不仅位置分布广泛,方便市民快速找到,还提前配备了充足的饮用水、食品、防潮垫等物资。据深圳市三防办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共疏散转移306393人,室内应急避难场所集中安置55532人。

不过,如果只是有吃有喝有住,那还远远谈不上“卷”。不少安置点,配备了电视屏幕或者投影仪,为避险人员播放电影;安置点不是别墅,也没有金龙鱼,但空调是开放的,还可以唱k;最受网友褒奖的细节,是部分安置点安排了女性专区,如深圳湾体育中心,搭建了帐篷,提供独立的帐篷、女士更衣室和专用洗手间,切实提升女性工友的舒适度与安全感。真的,知道深圳卷,没想到连应急避难所也能卷!

初来乍到的新深圳人,当然要安排!

来深圳找工作住在青年驿站碰到大台风,刚去超市买物资,回来碰到社区工作人员敲门送东西,这一刻谁懂啊!

9月23日中午,今年刚大学毕业来深圳找工作的小张在社交媒体发布了这样一则帖文:

我是来深圳找工作的,不仅住上了免费的宿舍。遇到台风,工作人员还那么细致,确实有些感动,就发了那个帖子,是有感而发。

小张表示,这让她这个刚来深圳的“新深圳人”,感到很安心。“来了就是深圳人”,此刻被具象化。

毛孩子也要安排!

有眼尖的网友发现,在深圳市应急管理局、深圳市气象局联合发布的《超强台风“桦加沙”防御攻略》中,宠物被归到了“特殊人群”范畴。

论一个城市对待动物的态度,抗台也被列入特殊人群里了。

此外,不少网友自发组队奔走到深夜,把无家可归的毛孩子接回宿舍暂养,有人腾出屋子能放十多只流浪猫,还有人在社交平台扩散“守护指南”,号召商户、小区不驱赶流浪动物,给牠们留一处避雨的角落。一位远在千里之外的网友点赞道:对深圳的好感又又又增加了,这两天台风“桦加沙”要扫过深圳,但我却刷到好多好多市民把流浪动物拐回家安顿的消息!看得人心里暖暖!宠物友好,都藏在城市的细节里。

深圳不语 只是一味地守护守护守护

万家灯火,岁月静好,只因总有人悉心守护,负重前行。风雨中,他们随时响应,一路护航。9月23日20时10分许,福田交警大队上步中队铁骑,护送一名孕妇安全抵达福田妇幼保健院。无独有偶,当天21时18分许深圳交警接报,一辆小车从惠州送孕妇去坪山妇幼,需要闯红灯,坪山交警安排警力护航。强风刚过,他们冲在一线,全力清障。很多深圳市民都在社交平台晒出了各个市政部门工作人员冒雨清理倒伏树木、占道树枝的照片,并表示感谢。

“这就是深圳速度吗?桦加沙还没走远,倒树都移走了。”
“深圳台风天的安全感是这群荧光黄给的!必须给所有守护城市的人,点个大大的赞。”
“台风前预防措施是他们,台风来临抢险救灾也是他们,灾后恢复还是他们,真的辛苦了。”

风雨无情,但这座城市,温暖守护永不缺席。都说细节决定成败。这场应急“大考”,“细节控”深圳无疑交出了高分答卷。一座城市给予人安全感,不用喊口号,也不必宏大叙事,一个个以人为本的细节,被提出,被执行,足以让安全感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当然,其中少不了全城2000万深圳人的默契配合。城市安然无恙,大家收获了一天短暂的放松,真好。以后在地铁听到那句“谨防袈裟”时,深圳人是否偶尔会想起这难忘的一天呢?

【本文获“深圳微时光”授权转载,微信公众号:szd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