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男子突发脑膜炎 智力退回到3岁!长期挨夜玩手机酿祸

撰文: 孙圣然
出版:更新:

浙江宁波一名30岁男子,因“熬夜刷手机”、“作息昼夜颠倒”突发脑膜炎,智力更退回到3岁水平。

综合陆媒报道,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近一个月内已连续收治8宗脑膜炎患者,他们的平均年龄仅26岁,最小的患者甚至只有16岁,他们都有“熬夜刷手机”、“作息昼夜颠倒”的共同特征。

其中,30岁的小张(化名)在表姐公司打工,平时晚上习惯在宿舍打机,经常玩到凌晨。事发当天,表姐发现小张没来上班,电话亦无人接听。

察觉异常后,表姐赶到小张宿舍,发现他躺在床上,说话含糊不清,整个人高烧,于是紧急将其送往附近医院。

送院途中,小张病情急剧恶化,出现嗜睡症状,转至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时已陷入昏迷。经检查,医生确诊他为“病毒性脑膜炎伴脑炎”。

浙江宁波一名30岁男子,因“熬夜刷手机”、“作息昼夜颠倒”突发脑膜炎,智力更退回到3岁水平。(示意图片/网上图片)

由于病情危重,小张被转入ICU进行抢救。经过ICU、感染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多学科专家联合会诊(MDT),尽管小张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却留下了严重后遗症,智力退至3岁儿童水平,无法正常说话,肢体运动能力大幅下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医生介绍,患上脑膜炎与“血脑屏障”和免疫力密切相关。血脑屏障是大脑的“保护罩”,能阻挡细菌、病毒等病原体进入颅内,但熬夜这一不良习惯会破坏这层“保护罩”。

一方面,长期熬夜容易导致生物钟紊乱,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病原体更容易突破屏障入侵颅内;另一方面,熬夜会使免疫细胞活性降低,人体抵抗力下降,原本存在于呼吸道、消化道内,与人体共生的病原体,会在免疫力薄弱时“兴风作浪”,引发感染。

在常见的脑膜炎致病病毒中,疱疹病毒最为多见,其次是肠道病毒。这类病毒引发的颅内感染,轻症患者经及时抗病毒治疗,通常5-7天即可好转,不会留下后遗症。

但若拖延治疗,甚至引发脑炎,可能出现癫痫、肢体偏瘫、尿潴留、认知功能障碍等严重后遗症,恢复时间长达3-6个月,甚至影响终身。

医生提醒,预防脑膜炎关键在于日常的健康生活习惯,首先要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长期熬夜,每晚保证7-8小时睡眠。

若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颅内感染。颅内感染虽相对罕见,但起病急、病情重,尽早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