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澳雨量暂2503毫米变“雨城” 天文台:近期连场暴雨分布有关
内地中央气象台昨日(20日)在微博发放全国十大气象站累计降雨量排名榜,本港将军澳地区气象站录得2,397毫米,为全国最高。香港天文台今晚(21日)也发文,截至昨日将军澳地区气象站录得2,503.0毫米累积雨量,略低于慈云山、大老山及大帽山同期雨量。
天文台指慈云山、大老山及大帽山附近地区因地势较高,气候上雨量一般较香港其他地方高。九龙东及将军澳区的长期平均雨量与尖沙咀天文台总部相若,但今年这两区雨量明显较多,相信主因是与7月尾至8月中连场暴雨的分布有关。
8月首20日 天文台总部雨量达928.6毫米
天文台科学主任(吕旭升 陈建宇)今晚在网页“天气随笔”专栏发表题为《香港雨季的中场回顾》文章,指在早前另一篇随笔《随杨柳而来的黑雨》中提及到天文台于今年上半年录得的累积雨量只有444.4毫米,是同期的第五低。
但受7至8月连场暴雨影响,截至8月14日下午4时,天文台总部今年的累积雨量已达1,750.3毫米,追上同期的正常值;到截至昨日,天文台总部今年的累积雨量已达1,974.7毫米,较正常值高约12%,当中8月1日至20日的累积雨量为928.6毫米,与8月的最高月雨量纪录1090.1毫米只相差161.5毫米。
大帽山、大老山附近及香港东南部暂累积雨量超过2200毫米
截至昨日,本港各区今年的累积雨量分布差别颇大,屯门及元朗区录得少于1,400毫米,而大帽山、大老山附近及香港东南部包括九龙东、将军澳及港岛东,则超过2,200毫米。
.将军澳录得2,503.0毫米累积雨量
.大帽山录得2,517.5毫米累积雨量
.慈云山录得2,600.8毫米累积雨量
.大老山录得2,563.0毫米累积雨量
将军澳雨量在5个大雨日均较天文台总部多50至100毫米
文章指出,慈云山、大老山及大帽山附近地区因地势较高,气候上雨量一般较香港其他地方高;另一方面,虽然九龙东及将军澳区的长期平均雨量与尖沙咀天文台总部相若,但今年这两区雨量明显较多,相信主因是与7月尾至8月中连场暴雨的分布有关。
当中7月29日、8月2日、8月4日、8月5日及8月18日较大雨的区域大多位于香港东南部(包括九龙东、将军澳及港岛东)。在这几场暴雨事件中,将军澳的雨量均较尖沙咀天文台总部多约50至100毫米,以8月4日的暴雨为例,根据天文台初步分析,香港以东当时出现低空急流,配合背景的活跃西南季候风,有利强降雨区的发展。
天文台指出,暴雨发展有很大随机性,虽然有时本港普遍地区出现暴雨,但不同地区的雨量可以差异很大,所以本港各区每年的雨量亦有明显差异。再以将军澳和天文台的年雨量为例,1992年至2024年期间,有些年份将军澳的总雨量较天文台高,有些年份则相反。
内地中央气象台昨日(20日)在社交平台微博上发放全国十大气象站今年从1月1日至8月16日累计降雨量排名榜,本港将军澳地区气象站录得2,397毫米,为全国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