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风|AI预测有热带气旋移动如剑鱼 天文台评估发8号风球机率低
天文台今年已发出了七次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平了1946年以来1至8月的最高纪录,会否创纪录还看菲律宾以东的广阔低压区未来数日发展。天文台今日(25日)指该广阔低压区会在本周中期进入南海中部,会否发展为热带气旋仍存在变数。
现时各个电脑预报模式仍对其发展存在分歧,人工智能模式“风乌”预测其强度较高,移动速度亦较快;而传统电脑模式如欧洲中期预报(ECMWF),则预料其发展及移速较慢。预料该低压系统较大机会移向海南岛及其邻近海域,犹如刚掠过南海中北部的热带气旋“剑鱼”。天文台指该潜在的热带气旋会与本港保持一定距离,根据现时评估,本港普遍吹烈风的可能性较低,即发出8号风球机率不大。
天文台科学主任(梁恩瑜 陈玉葆 林家辉)今晚在网页“天气随笔”发表题为《迅速增强的剑鱼》文章,回顾热带气旋剑鱼升级强台风及预测菲律宾以东广阔低压区发展。
上一篇天气随笔《风季下半场开幕?》提到上周中期位于菲律宾以东海域的低压区进入南海后,于8月22日晚上在吕宋以西海域增强为热带低气压,天文台亦在当晚发出一号戒备信号。
剑鱼中心附近风力达时速165公里 迄今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最强
由于南海的热带气旋潜热较高,加上配合良好的高空辐散及偏弱的垂直风切变,剑鱼在周末期间“迅速增强”,由热带风暴迅速增强为强台风,其中心附近最高持续风速在24小时内(香港时间8月23日下午2时至8月24日下午2时)由每小时85公里显著上升至每小时155公里,增幅达时速70公里,较常用指标增加至少55公里还要高。
当晚剑鱼中心附近最高持续风速更进一步上升至每小时165公里,是今年以来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增强速度最快,以及强度最高的热带气旋。
李氏力场护港? 剑鱼外围雨带接近香港时稍为减弱
文章指,剑鱼横过南海中部时在香港以南约520公里掠过,香港南部及邻近海域间中受强风影响,惟剑鱼的外围雨带在接近香港时稍为减弱,本港雨势幸而不算太大,这可能是受到在华南上空的反气旋抑制。
剑鱼于8月24日早上逐步远离香港,但在中国东南部的一道高压脊及剑鱼的共同影响下,本港离岸及高地仍吹偏东强风,天文台于同日中午时分取消所有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并随即发出强烈季候风信号。
会否发展为热带气旋仍存在变数 各预报模式对其发展存分歧
一风刚去,一风又准备来。菲律宾以东再有广阔低压区发展。预料该低压区会在本周中期进入南海中部,但其会否发展为热带气旋仍存在变数。
文章指现时各个电脑预报模式仍对其发展存在分歧,人工智能模式预测其强度较高,移动速度亦较快;而传统电脑模式则预料其发展及移速较慢。
今年已发7次热带气旋警告 平了1至8月最高纪录
天文台指出,截至今日(25日),今年一共发出了七次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平了1946年以来1至8月的最高纪录,与1971年及1980年并列。换言之,如本月31日之天文台再发出风球,将创新纪录。
AI“风乌”预测增强至热带气旋 强度较高兼移动较快
其中近期预测冲绳度较高的AI人工智能模式“风乌”预测热带气旋强度较高,移动较快;美国传统电脑模式则料热带气旋强度较高,但移动较慢;而欧洲中期预报(ECMWF)传统电脑模式则料只属低压区,移动较慢。
天文台料移向海南岛一带 本港本周后期风势颇大惟不会普遍吹烈风
天文台表示,预料该低压系统较大机会移向海南岛及其邻近海域。受其与中国东南部的高压脊共同影响,本周后期南海北部及华南沿岸风势颇大;但由于该潜在的热带气旋会与本港保持一定距离,根据现时评估,本港普遍吹烈风的机率较低,即未符发出8号风球条件。
天文台:雨带有可能本周后期影响南华南沿岸 留意涌浪
文章指出,由于该潜在热带气旋的结构较为松散,即使与本港距离较远,其相关的雨带亦有可能在本周后期影响南海北部及华南沿岸。预料届时该区有骤雨及狂风雷暴,海有涌浪,但出现较大雨势的时间和地点仍有不确定性。
天文台指出,从剑鱼可见,即使热带气旋仍在数百公里之遥,要留意它可能引致的涌浪,提醒市民应远离岸边及停止水上活动,而如须在海边作业,更务必格外小心。
明天的天气:部分时间有阳光 预测周四至六离岸及高地风力间中6级
天文台九天天气预报显示,料明日(26日)部分时间有阳光,有几阵骤雨;周三(27日)短暂时间有阳光,有几阵骤雨,稍后局部地区有雷暴。到周四(28日)起一连三日天色甚差,周四吹东至东北风4级,稍后5级,离岸及高地间中6级,大致多云,间中有骤雨及狂风雷暴;周五(29日)吹东风4至5级,离岸及高地间中6级,同样大致多云,间中有骤雨及狂风雷暴,部分地区雨势较大;周六(30日)吹东风4至5级,初时高地间中6级,大致多云,有几阵骤雨,初时骤雨较多及有雷暴。6级7级为强风,即3号风球风力。
天文台预测随着该低压系统远离,下周初广东地区骤雨减少,下周一(9月1日)开学日,料大致多云,有几阵骤雨,日间短暂时间有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