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风麦德姆|天文台料周日港高地吹8级风 内地台湾预测达台风级
【打风/天文台/中秋节天气/台风/热带气旋/移动路径/风球/麦德姆】天文台今早( 10月1日)表示,一个热带气旋将在周末期间横过南海中北部,大致移向广东西部沿岸至海南岛东部一带;本港将有狂风骤雨及雷暴,海有大浪及涌浪,周日(5日)吹东至东南风5级,间中6级,初时高地达8级。
日本气象厅今早将低压区升级为热带低气压(热带气旋雏型),并发出预测移动路径图,内地中央气象台、台湾中央气象署及韩国气象厅其后也发出路径图,与日本气象厅和天文台昨日(9月30日)发出的热带气旋路径概率预报相若。内地中央气象台指热带低气压24小时将增强为热带风暴并命名“麦德姆”(Matmo),与台湾中央气象署均预测其最近香港时,将达台风级下限。
中央气象台预测明日升级热带风暴并命名“麦德姆” 周五晚入南海
内地中央气象台今早11时在预报中表示,位于西北太平洋的低压区已增强为热带低气压,距离菲律宾马尼拉偏东方向约1,160公里,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时速54公里,与台湾中央气象署、日本气象厅及韩国气象厅的资料一致,料将以每小时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增强。
中央气象台预计,该热带低气压将于24小时内增强为今年热带风暴并命名“麦德姆”(Matmo,美国提供名称,意思指大雨),到明晚(2日)增强为强烈热带风暴,周五(3日)夜间移入南海中北部,强度逐渐增强,向广东中西部到海南岛东部沿海靠近。
受其影响,周五夜间至下周一(6日)白天,南海北部和中部海域、北部湾、琼州海峡将有6至8级大风,阵风9至10级,其中南海中东部和北部的部分海域风力可达9至12级、阵风13至14级。
料“巧妙地”避开桦加沙及博罗依冷水区域 最近香港时达台风级
内地、台湾、日本及韩国的预测与天文台昨日发出的热带气旋路径概率预报都相若,料该热带气旋受高空反气旋南侧的引导气流牵引,进入南海,后向西向北偏西移动,大致移向广东西部沿岸至海南岛东部一带,周六至周日在本港300至400公里内掠过。
天文台昨指出,按照现时预测,该热带气旋的路径较大机率,出现“巧妙地”避开超强台风桦加沙及台风博罗依过后海水温度较低的区域,有利其进入南海后逐步增强,个别模式更预测该潜在热带气旋可能达到强台风或以上的强度。
中央气象台及台湾中央气象署的预测均见,热带气旋在周日靠近广东西部时,即最近香港路段,会增强至台风级,中心附近风力达12级,即时速118公里,属台风风力下限。
10月“打风”不罕见 天文台在1970年“迎月”曾发出8号风球
10月“打风”并不罕见,过去五年(2020至2024年)的10月天文台均有发出热带气旋警告信号,而1961至2020年的10月平均亦有2.53日需要发出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至于中秋节前后“打风”亦时有发生。翻查记录,自1946年至2024年,一共有9次热带气旋警告在“迎月”(中秋节的前一日)或中秋节当日生效,大多是一号或三号信号,最高的一次是1970年的中秋节前一日、即“迎月”曾发出相当于现今的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
▼9月30日 维多利亚公园中秋彩灯会亮灯▼
预测周六日间酷热 稍后局部地区有狂风雷暴 周日初时高地吹8级风
天文台指出,周末期间华南沿岸会受到热带气旋影响,风势颇大及有狂风骤雨,海有大浪及涌浪。天文台预测周六(4日)天气变化大,吹东北风3至4级,稍后5级,离岸及高地6级;部分时间有阳光,日间酷热,市区气温料最高33度,部分时间有阳光,稍后有几阵狂风骤雨及雷暴,海有大浪及涌浪。
到星期日(5日)“迎月”天气更差,预测东至东南风5级,间中6级,初时高地达8级;大致多云,间中有狂风骤雨及雷暴,海有大浪及涌浪。
6及7级为强风,即3号风球风力,而8及9级为烈风,即8号风球风力。
中秋节或“追月”晚上在云隙中观赏到月亮
天文台预测随着高空反气旋其后再度增强,中秋节(6日)及翌日“追月”(7日)广东沿岸骤雨逐渐减少,天色好转,料中秋节吹东至东南风3至4级,日间短暂时间有阳光,大致多云,有几阵骤雨;“追月”日东至东北风3级,部分时间有阳光,有一两阵骤雨。
天文台科学主任昨日在网页“天气随笔”发表题为《月会圆.风未完》文章提到,市民仍有机会于中秋节或“追月”晚上在云隙中观赏到月亮,而月出、月上中天、月落及满月的时间可参考天文台早前公布的“中秋节赏月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