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风|东北季候风与热带气旋带来秋风秋雨 天文台料下周三见21度
【打风/天文台/HKO/天气预测/台风路径/东北季候风/台风杀手/李氏力场】天文台今日(14日)表示,一个低压区会在本周后期在菲律宾以东海域逐渐发展,其后较大机会进入南海;内地中央气象台今日也指出,该低压区将增强为热带气旋,于周日(19日)进入南中国海,为南海北部和华南沿海地区带来风雨影响。
一股强烈东北季候风会在星期日抵达广东,天文台预测与该低压系统共同影响下,下周初至中期华南沿岸风势颇大。天文台预测周日(19日)稍后本港风力开始增强,到下周二(21日)北风5级,离岸6级,高地达7级。6及7级为强风,即3号风球风力。
天文台料下周初有几阵骤雨,气温显著下降,下周一市区清晨气温将降至24度,比周日日间33度低9度,其后两日会再降温,到下周三(22日)更将跌至21度,新界再低一两度,自动分区天气预报显示元朗区石岗及北区打鼓岭2字头失守,将低见19度。
▼9月19日 米娜3号风球下尖沙咀海旁▼
天文台:热带气旋较大机会入南海 路径及强度存在变数
天文台表示,预料一个低压区会在未来两三日于菲律宾以东海域逐渐发展,并在周末期间靠近吕宋一带,随后有较大机会进入南海东北部,但其路径及强度存在变数。在东北季候风及该低压系统共同影响下,下周初至中期华南沿岸风势颇大,有几阵骤雨,气温显著下降。
明天的天气:大致天晴 初时局部地区有骤雨
天文台表示,高空反气旋会在本周余下时间继续为广东带来晴朗及炎热的天气,由今日(15日)起至周五(17日),市区最高气温升上32度。预测明日(16日)东至东北风4级,大致天晴,初时局部地区有骤雨。周五(17日)东至东北风4级,初时离岸间中5级,大致天晴。周六(18日)吹东至东北风2至3级,大致天晴,日间酷热,稍后有一两阵骤雨。
周日北风起 下周二离岸风力6级、高地达7级
天文台预测受到东北季候风及热带气旋共同影响,周日(19日)风力逐渐增强,吹北至东北风3至4级,稍后离岸5级,高地间中6级;部分时间有阳光,早晚有一两阵骤雨,日间酷热及干燥,市区最高33度,相对湿度介乎55%至85%。
天文台预测下周一(20日)吹北风5级,离岸及高地6级;暂时间有阳光,日间干燥,稍后有一两阵骤雨。下周二(21日)风力再升,吹北风5级,离岸6级,高地达7级;大致多云,有几阵骤雨。到下周三(22日)吹北至东北风5级,离岸及高地6级,大致多云,有几阵骤雨。及至下周四(23日)吹北至东北风4至5级,离岸及高地间中6级;大致多云,有一两阵骤雨,要到周五(24日)才天色明朗。
▼9月23日早上 超强台风桦加沙逼近香港石澳巨浪▼
下周一一夜跌9度 下周三降至21度 打鼓岭低见19度
气温方面,天文台预料受东北季候风影响,下周一(20日)市区气温最低24度,较周日(19日)日间最高33度,一夜跌9度,创入秋新低,日间最高29度,相对湿度最低降至50%。
其后气温再稍跌,到周二(21日)市区将低见至22度,日间最高26度;周三( 22日)料再降至21度,最高24度;及至下周四(23日)仍较清凉,气温稍回升至介乎22至26度;到下周五(24日)天色好转,日间部分时间天色明朗,气温回升至介乎23至28度。
天文台自动分区天气预报显示,周日市区气温更可能高达34度,比天文台预测再高一度。下周二(21日)市区清晨降至22度,而北区打鼓岭比市区低3度,最低19度。
▼10月13日 多区早上出现彩虹▼
内地中央气象台在今日的预测中指出,在周五(17日)前后,菲律宾以东洋面将可能有一个热带气旋生成,逐渐西行,于19日进入南海,为南海北部和华南沿海地区带来风雨影响。
今次热带气旋遇上东北季候风,会获“加持”定被“截杀”?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 (NCEP) 创建的天气模型“全球集合预报系统” (GEFS)今日资料显示,该低压区今早集结在香港之东南约3,100公里的西太平洋海域上,即关岛以西约230公里,料会向西移动,并增强为热带气旋,再移近菲律宾吕宋,后进入南海北部,但会在靠近香港以南300至400公里左右转弯向西移动,趋向海南岛一带。
在天文台地球天气网页,昨日(14日)各AI人工智能预报系统及传统电脑预报均该低压区会发展成热带气旋,并在周日( 19日)进入本港东南800公里范围,即南海北部,多数料会在其后一两日再移至本港东南400公里内。
▼AI人工智能预报系统“风乌”10月14日对西北太平洋潜在热带气旋移动预测▼
▼AI人工智能预报系统“盘古”10月14日对西北太平洋潜在热带气旋移动预测▼
▼AI人工智能预报系统“伏羲”10月14日对西北太平洋潜在热带气旋移动预测▼
▼AI人工智能预报系统“欧中AIFS”10月14日对西北太平洋潜在热带气旋移动预测▼
▼传统电脑预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10月14日对西北太平洋潜在热带气旋移动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