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风|热带气旋伙季候风“双风会” 天文台料10.21高地或吹烈风

撰文: 欧阳德浩
出版:更新:

【打风/天文台/HKO/天气预测/台风路径/东北季候风/风神】天文台预料一个低压区周末期间靠近菲律宾吕宋一带,随后进入南海东北部,在季候风及该低压系统共同效应下,下周初至中期华南沿岸风势颇大及有雨,气温显著下降。

天文台今日(16日)发出的九天天气预报进一步调高本港下周预测风力,下周二(21日)受到季候风及潜在热带气旋影响下,高地风力或达吹8级、即达烈风程度,而下周一及周三(20日及22日)高地同样达到7级强风。

天文台周三(15日)指,人工智能预报系统“风乌”预测,该热带气旋强度较高,并距离香港较近。根据今日中午“风乌”的预测,该热带气旋料下周三(22日)下午2时位于香港正南方海域。

▼9月24日早上 超强台风桦加沙风暴潮冲毁将军澳海旁▼

+22

天文台︰下周初至中期华南沿岸风势颇大及有雨

天文台预料,一股强烈东北季候风会下周日(19日)抵达广东沿岸。另外位于菲律宾以东海域的低压区未来一两日逐渐发展并靠近吕宋一带,随后进入南海东北部,受东北季候风影响,逐渐转向西南移动并开始减弱。

天文台指,该低压系统(即潜在热带气旋)的转向时间及地点存在变数,惟在季候风及该潜在热带气旋的共同效应下,下周初至中期华南沿岸风势颇大及有雨,气温显着下降。

天文台10月16日早上更新的9日天气预报。(天文台截图)

下周日起本港开始起风 下周二高地风力达8级

天文台今早更新的9日天气预报,进一步调高下周日至五(19日至24日)的风力。下周日(19日)本港吹北至东北风4至5级,离岸及高地间中6级;部份时间有阳光,早上有一两阵骤雨,日间酷热及干燥。下周一(20日)吹北风5级,离岸6级,稍后高地达7级;短暂时间有阳光,日间干燥,稍后有一两阵雨。

下周二(21日)受到季候风及潜在热带气旋的影响下,风力最强,吹北风5至6级,离岸间中7级,高地达8级;大致多云,有几阵雨。下周三(22日)吹北风5级,离岸6级,高地达7级;大致多云,有几阵雨。

天文台10月15日发出潜在热带气旋的路径概率预报图,该热带气旋下周初将进入南中国海北部,于本港以南约400公里掠过。(天文台图片)

下周中后期仍受季候风影响 下周五离岸及高地6级风

其后本港继续受到季候风影响,下周四(23日)吹北至东北风4至5级,离岸及高地6级;大致多云,有一两阵雨;下周五(24日)吹北至东北风4至5级,初时离岸及高地6级;大致多云,日间部份时间天色明朗。

换言之,昨日(15日)天文台仅预测下周二(21日)高地吹7级风,惟经过调整后,下周一及周三(20日及22日)高地同样达到7级风,而下周二更提升至8级风。若按蒲福氏风级表,8级风属于烈风水平,平均每小时风速达63至75公里,已达到发出8号风球的条件之一。

各大电脑预报模式对潜在热带气旋在季候风影响下的路径、强度、及与香港的距离仍有分歧。(天文台图片)

人工智能“风乌”预测热带气旋强度较高 距离香港较近

此外,天文台昨日在网页“天气随笔”专栏发表题为《双风会:季风on打风》文章,提到本港的风力视乎届时该潜在热带气旋的强度、与本港的距离及与东北季候风共同效应的程度。

天文台的图片显示,欧洲电脑模式(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预测该热带气旋强度较高,但距离香港较远;欧洲人工智能电脑模式(欧中AIFS)则料该热带气旋强度较低,并距离香港较远;人工智能预报系统“风乌”预测情况最不理想,料该热带气旋强度较高,并距离香港较近。

根据今日中午“风乌”的预测,料该热带气旋下周三(22日)下午2时位于香港正南海域。

AI人工智能预报系统“风乌”预料该潜在热带气旋10月22日下午2时位于香港以南海域。(天文台地球天气网页)
各大电脑预报模式对雨量的预测亦有分歧。(天文台图片)

将命名为“风神” 料今年第13个影响香港的热气带旋

若该热带气旋增强至热带低气压级别前,西北太平洋再无热带气旋提早诞生,将命名由中国提供的名字“风神”(Fengshen)。早前台风麦德姆已是今年第12个影响香港的热带气旋,打破1946年以来天文台年内“挂波”次数的最高纪录,若天文台发出风球,将是今年影响香港的第13个热带气旋,再推高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