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风会.打风|天文台发出热带气旋路径概率图 下周初有水浸风险

撰文: 倪清江
出版:更新:

【打风/天文台/HKO/天气预测/台风路径/东北季候风/风神】一个热带气旋在周末期间靠近菲律宾吕宋一带,天文台今晩(15日)发出潜在热带气旋路径概率预报图,显示该热带气旋会在下周初进入南海北部,并向珠江口逼近,但在香港以南约400公里突转向西南“弹走”,移向海南岛方向。天文台解释,这个热带气旋下周初将遇上南下东北季候风,其较干及较凉气流会令热带气旋逐渐减弱及转向西南方向移动,不过其开始减弱及转向西南方向移动的时间及地点存在变数。

天文台特别指出,下周在天文大潮、东北季候风及潜在热带气旋的共同影响下,预计由下星期一(20日)起连续数晚涨潮时本港沿岸水位会偏高,提醒沿岸低洼地区的居民预早采取适当防水浸措施。

▼9月19日 米娜3号风球下尖沙咀海旁▼

+5

强烈东北季候风会星期日抵达华南

天文台科学主任(范文熙 胡灼权 黄逸隽 黄子钧)今晚在网页“天气随笔”专栏发表题为《双风会:季风on打风》文章,指出从今早(15日)卫星图像上可见,覆盖西北太平洋的高空反气旋西伸至广东地区,并为该区带来普遍晴朗及酷热的天气,预料未来两三日天气会持续晴朗及酷热;一股强烈东北季候风会在星期日(19日)抵达华南,天气将会迎来转变,预料本港星期日北风会逐渐增强,随后两三日风势颇大,气温显著下降。

最低温度概率预报图显示下周初至中期气温显著下降。(天文台图片)

西北太平洋对流云团未来两三日发展成热带气旋

文章指出,卫星图像上亦可见远在菲律宾以东海域之西北太平洋有对流云团发展,预料在较弱的垂直风切变及较暖的水温环境下,再配合高空辐散,其会于未来两三日逐渐发展为热带气旋,并在周末期间靠近吕宋一带。

10月15日早上8时的卫星云图可见,覆盖西北太平洋的高空反气旋西伸至广东地区,而同时菲律宾以东海域之西北太平洋有对流云团发展,会在未来两三日逐渐发展为热带气旋。(天文台图片)

天文台料热带气旋较大机会进入南海并遇上东北季候风

天文台表示,根据现时评估,该潜在热带气旋有较大机会进入南海东北部,并遇上抵达华南沿岸及南海北部的东北季候风。由于东北季候风较干及较凉,预料该潜在热带气旋会逐渐减弱及转向西南方向移动,但其开始减弱及转向西南方向移动的时间及地点存在变数。

天文台10月15日发出潜在热带气旋的路径概率预报图,该热带气旋下周初将进入南中国海北部,于本港以南约400公里掠过。(天文台图片)

天文台今晚发出潜在热带气旋的路径概率预报图,目前预测径机率为1%至50%,而香港在1%至10%区域内。

本港风力届时视乎热带气旋强度、与本港距离及与东北季候风共同效应

天文台表示,虽然在两者的共同影响下,华南沿岸及南海北部的风势颇大,但本港的风力则视乎届时该潜在热带气旋的强度、与本港的距离及与东北季候风共同效应的程度。

人工智能“风乌”预测热带气旋强度较高 并距离香港较近

欧洲电脑模式(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预测该热带气旋强度较高,但距离香港较远;欧洲人工智能(AI )电脑模式(欧中AIFS)则料该热带气旋强度较低,并距离香港较远;人工智能预报系统“风乌”预测情况最不理想,预测该热带气旋强度较高,并距离香港较近。

各大电脑预报模式对潜在热带气旋在季候风影响下的路径、强度、及与香港的距离仍有分歧。(天文台图片)

料将命名“风神” 一旦“挂波” 今年将“13度风临”

在该热带气旋生成(热带低气压)后,将命名由中国提供的名字“风神”(Fengshen)。之前台风麦德姆已是今年第12个影响香港的热带气旋,打破1946年以来天文台年内“挂波”次数的最高纪录,若天文台发出风球,将是今年影响香港的第13个热带气旋,再推高纪录。

周日北风起 下周二离岸风力6级、高地达7级

天文台九天天气预报颢示,预测受到东北季候风及热带气旋共同影响,周日(19日)风力逐渐增强,吹北至东北风3至4级,稍后离岸5级,高地间中6级;部分时间有阳光,早晚有一两阵骤雨,日间酷热及干燥,市区最高33度,相对湿度介乎55%至85%。

天文台预测下周一(20日)吹北风5级,离岸及高地6级;暂时间有阳光,日间干燥,稍后有一两阵骤雨。下周二(21日)风力再升,吹北风5级,离岸6级,高地达7级;大致多云,有几阵骤雨。到下周三(22日)吹北至东北风5级,离岸及高地6级,大致多云,有几阵骤雨。及至下周四(23日)吹北至东北风4至5级,离岸及高地间中6级;大致多云,有一两阵骤雨,要到周五(24日)才天色明朗。

各大电脑预报模式对雨量的预测亦有分歧。(天文台图片)

欧洲电脑模式(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预测珠江口附近雨量较少;欧洲人工智能(AI )电脑模式(欧中AIFS)则珠江口附近雨量较多;人工智能欧洲电脑“风乌”预测珠江口附近雨量集中在下周三(22日)。

随著该热带气旋下周靠近,华南沿岸会有雨,但现时不同预报模式的雨量预测仍有分岐,若届时雨势较频密,气温有可能下试20度或更低的水平。

天文台10月15日下午4时半更新九天天气预报,预测料受到东北季候风及低压系统共同影响,下周风力增强兼有雨。(天文台图片)

下周一一夜跌9度 下周三降至21度 打鼓岭低见19度

气温方面,天文台预料受东北季候风影响,下周一(20日)市区气温最低24度,较周日(19日)日间最高33度,一夜跌9度,创入秋新低,日间最高29度,相对湿度最低降至50%。

其后气温再稍跌,到周二(21日)市区将低见至22度,日间最高26度;周三( 22日)料再降至21度,最高24度;及至下周四(23日)仍较清凉,气温稍回升至介乎22至26度;到下周五(24日)天色好转,日间部分时间天色明朗,气温回升至介乎23至28度。

天文台10月15日上午11时半更新九天天气预报,料未来一周市区气温波幅达12度,最高33度、最低21度。(天文台图片)

天文台自动分区天气预报显示,周日市区气温更可能高达34度,比天文台预测再高一度。下周二(21日)市区清晨降至22度,而北区打鼓岭比市区低3度,最低19度。

▼9月23日晚上 超强台风桦加沙致大澳水位明显上升▼

+7

天文大潮遇“双风” 下星期一起连续数晚涨潮时沿岸水位会偏高

另一方面,下周为农历8月底至9月初,在天文大潮、东北季候风及潜在热带气旋的共同影响下,预计由下星期一(20日)起连续数晚涨潮时本港沿岸水位会偏高,沿岸低洼地区的居民请预早采取适当防水浸措施。请市民继续留意天文台的天气消息。

▼9月24日早上 超强台风桦加沙风暴潮冲毁将军澳海旁▼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