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风|天文台出预测移动路径图 料下周入南海增强至强烈热带风暴

撰文: 欧阳德浩
出版:更新:

【打风/天文台/HKO/热带气旋/AI预报/台风/移动路径/海鸥】踏入深秋11月仍有可能打风?菲律宾以东一个低压区已增强成热带低气压,天文台今日(1日)发布预测移动路径图,预料该热带气旋未来一两日移向菲律宾以东海域,下周逐渐增强至强烈热带风暴级别,并进入南海,将不断向西面方向移动,中心附近最高持续风速每小时110公里,移向越南中部。

此外,若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再无“对手”抢先诞生,该热带气旋将成为区内第25号热带气旋,命名为“海鸥”。

天文台11月1日下午2时发布热带气旋预测移动路径图。(天文台图片)
该热带气旋预测的位置和强度。(天文台网页截图)

菲宾低压区已增强成热带低气压

虽然踏入11月,但风季仍未结束,台风在南海继续活跃。天文台今午2时发布热带气旋预测移动路径图,西北太平洋、菲律宾以东一个低压区已增强成热带低气压级别,目前位于香港东南偏东约2,870公里,中心附近最高持续风速每小时45公里,预料未来一两日移向菲律宾以东海域,并逐渐增强。

天文台11月1日早上更新的九天天气预报。(天文台网页截图)

下周入南海增强至强烈热带风暴

天文台预料,该热带低气压明日(2日)将增强至热带风暴级别,中心风速每小时85公里,其后下周一至周四(3日至6日)再增强至强烈热带风暴级别,中心风速每小时约105至110公里,移向越南中部。

▼10月20日下午3号风球发出前 市民及游客海旁打卡▼

+3

或成为今年西北太平洋第25号热带气旋 名为海鸥

截至晚上8时,该热带低气压集结在雅蒲岛西北约140公里,时速约18公里,在增强至热带风暴级别前,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再无“对手”抢先诞生,将成为区内第25号热带气旋,命名为“海鸥”,该名字由朝鲜提出。

▼10月22日 受东北季候风影响本港吹偏北强风▼

+3

AI预报系统“风乌”料热带低气压进南海不断增强

按天文台地球天气网页,近期预测较准绳的AI人工智能预报系统“风乌”估计,该热带低气压下周二(4日)抵达菲律宾以东海域,采取正西方向移动,料下周三(5日)进入南海并不断增强,下周六(7日)靠近越南中部,惟其移动路径与香港保持一定距离。

欧洲中期预报中心及AI人工智能预报系统“AIFS”的预测与“风乌”相当接近。惟“盘古”及“伏羲”相较“风乌”稍有分歧,前者料该热带低气压下周六凌晨登陆越南岘港南部一带,但强度方面的预测较一致;后者则料强度较弱,但路径方面的预测较一致。

▼AI人工智能预报系统“风乌”11月1日对潜在热带气旋移动预测▼

▼AI人工智能预报系统“盘古”11月1日对潜在热带气旋移动预测▼

▼AI人工智能预报系统“伏羲”11月1日对潜在热带气旋移动预测▼

▼AI人工智能预报系统“AIFS”11月1日对潜在热带气旋移动预测▼

▼欧洲中期预报中心11月1日对潜在热带气旋移动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