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桦加沙|网民热议用“核弹”炸走台风得唔得?天文台咁讲
超强台风桦加沙持续吹袭,天文台今日(24日)凌晨2时40分发出十号飓风信号。香港今年饱受台风影响,不少人都由期待风假变成希望好天气,有网民就FF台风是否可以被核弹击散。其实人工改天气早有先例,甚至在北京奥运期间取得大成功,而撇除环境污染问题,天文台解释为何用核弹炸台风并未成为主流方法。
桦加沙最接近香港期间只有约150公里,台风带来严重风暴潮,对香港造成破坏,即使已留在安全地方,不少人都忙于防风及防水浸,打风前后都相当狼狈,有多于一名网民在连登发文,幻想台风是否可以被击散。相关帖文楼主表示:“依家呢个年代核弹都做得到,点解冇一个科技可以打散一个风?”、“射几粒威力大嘅导弹去台风中心,破坏佢啲风向同结构,其实会唔会有效嘅呢?”。
虽然帖文一出即被其他网民留言取笑“强如李氏力场都只可以弹走台风”、“射你过去祭天效果仲好”等等,不过原来靠人工方法影响天气,“逆天改命”早有先例。2008年北京奥运开幕式当日,天气预报午后会有阵雨或雷阵雨,但俗称“鸟巢”的国家体育场并没有加盖设计,当日亦要在场内点燃主火炬。
为了不受天气影响,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在近郊一带及河北省进行了人工消减雨计划,发射20轮共1,104枚火箭,提前下雨或减弱雨势,成功拦截可能落在“鸟巢”的雷阵雨云,事件更被北京市气象局纪录,称是“奥运史上首次成功人工消雨”。
人工消减雨又称播云,其实是将碘化银等物质散播到云层,令云层提前降雨或分散。此方法亦被多国利用在环境上,例如阿联酋气候炎热,便以播云增加淡水资源。干旱地区靠播云“落雨”,天气寒冷的国家则靠播云“减少”降雨量,例如俄罗斯农业地区进行播云后可减少冰雹,以保护农作物收成。
其实天文台曾在《气象冷知识》节目解释过为何无法用核弹炸散台风,早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已有专家提出驾驶核武潜水艇,瞄准风眼发射氢弹并于水面引爆。当风眼的暖空气被炸至半空,冷空气便可顺利涌入,以削弱风暴威力。事实上此概念根本行不通,因为发展成熟的热带气旋能以约100万亿瓦特的功率释放热能,等同每20分钟将一颗1,000万吨级的核弹爆炸才可做到“消灭”台风,还未计算辐射污染环境的疑虑。
在热带气旋形成初期便“炸台风”同样行不通,因为每年都最少有几十次热带扰动出现,甚至一日可以有几次,然而现今科技仍未能预测哪些扰动会增强至台风以上级别。即使热带扰动释放的能量只有飓风的十份一,其威力依然强大。如果全部炸掉这些台风,那么地球也会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