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熊出没全国分布图!多个港人旅游热门地都有 只有3区最安全
2025年日本各地熊活动频繁,伤人事件频出。连世界遗产白川乡近日也发生了十年来首起熊袭击游客事件,还有高人气景点如立山黑部的室堂一带,都发现有熊出没。有日本网民将日本熊分布资料制成图像,惊悉除了3个地区外差不多整个日本都是熊栖息的地方,当中不少更是港人热门旅游地点。
有日本网民(@itsukaichi_engi)根据相关资料绘制出不同种类的熊出没分布图,可见北海道一带与东北地区是棕熊领地;而其他地区则是分布亚洲黑熊居多。棕熊是日本体型最大、攻击性最强的熊种。在北海道,牠们的分布得十分广泛,甚至逼近城市边缘。从图可见,富良野、知床半岛等多个热门观光地,均被标记为熊只频繁出没的高风险区。
知名世界遗产知床半岛是日本棕熊密度最高的地方,其原始的自然环境为棕熊提供了良好的栖身条件,已经被列为高风险地方。游客如果选择深入知床五湖或罗臼山一带健行,就是进入了熊的核心栖息地。请务必跟随认证向导,切勿自行闯入。
札幌都是高危区
札幌近郊的藻岩山是相当著名的夜景点,其周边山林也是熊的活跃范围。对于搭缆车上山观赏夜景的游客虽然风险较低,但对于选择徒步或在清晨、黄昏时段活动的人士来说,风险极高。特别要留意的是,9月起札幌棕熊目击资讯已创下历史新高,更有札幌居民表示目击有熊出现在靠近居民区的范围。
亚洲黑熊虽然体型较小,但在保护幼熊或觅食时的攻击性仍然致命。牠们遍布本州山脉,影响了多个著名观光热点。
在中部山区,上高地、立山黑部、富士山西麓等热门游览地点,也是黑熊最主要的分布区域。特别是上高地的健行小径,与立山黑部室堂一带的观光路线,每年都吸引不少登山徒步爱好者前往游览,这些地点都曾有熊出没纪录。近日更有网民拍到有黑熊在室堂附近的御库里池游泳。立山町政府亦有发布警示,在御库里池附近的山岳地带有成年熊只出没,提醒游客务必提高警觉。
非熊的活跃带也有熊出没
关西地区的熊野古道,作为著名的朝圣健行路线,虽然离大都市较近,但徒步路线需穿越茂密的深山和原始森林,是黑熊的活跃地带。所有长途徒步的旅行者,必须将防熊装备视为标准配备。
目前熊的活动范围正在逐步扩大,根据情报,原本不可能出现熊的奈良北部区域,今年也陆续接到民众报案称见到有熊出没。所以现在只有九州地区、冲绳和千叶县没有熊目击情报。
科学防熊与遇到熊时的应对措施
1. 制造声响,提早警示
熊通常会避开噪音。在山林间,请持续发出较大的声响,例如全程佩戴熊铃、大声交谈或唱歌。这样能让熊熊道有人靠近,提前避开,避免熊只熊人类而受惊吓。
2. 不留气味,杜绝诱因
不要乱丢食物残渣或垃圾。 熊会被人类食物气味吸引。请将所有食物和垃圾密封带走,并严禁喂食,防止熊熊惯性靠近人类。
3. 避开高危时段与区域
提前了解目的地的熊出没情报。同时,对视线不佳的茂密树林、高草丛边缘或河边保持高度警觉,因为这些都是熊喜欢的藏身之处。
如果不幸在野外与熊相遇,请务必保持冷静,并参考以下应对方法。
1. 保持冷静,不转身逃跑
看到熊后,保持冷静,切勿尖叫或突然跑开。大动作会惊吓或激怒熊。而且切记不要转身逃跑,这会激起熊的追捕本能。熊的奔跑速度极快,可达时速 40 公里。
2. 确认距离,缓慢撤离
如果熊离你很远,请迅速但安静地远离,不要惊动牠们,更不要试图停下脚步近距离观赏。如果熊离你很近,请面向熊,避免背对,然后以缓慢的脚步向后退,慢慢拉开距离。静待熊自行离开。
3. 发现踪迹,立即折返
如果在登山路径上发现熊的脚印、粪便或像是掩埋食物的土堆,这表示熊就在附近。请不要继续前行或逗留,应尽快沿原路折返下山。
4. 远离幼熊
见到幼熊时,更要保持警惕,因为母熊一定就在附近保护牠们,一旦看到有人靠幼熊,母熊也会本能地发起攻击。
5. 防熊喷雾与保护要害
如果你有携带防熊喷雾,需事前熟习用法,并在熊产生攻击行为或冲向你时再使用,争取脱身时间。假设来不及拿出防身物品,应立即趴下,用双手护住头部和颈部,避免受到致命攻击。
熊患问题在日本已成为全国性危机。无论是北海道的棕熊,还是本州的黑熊,都在向人类活动范围扩张。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必须提高警惕,了解清楚当地的熊出没警报,确保旅途愉快,平安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