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房卡1存放方法超危险!香港人常犯 网络安全专家教3招自保
出门旅行本应是赏心乐事,但在异地,保护个人安全始终是首要任务。而有专家指出,从领取房卡到进入房间后的每一个简单步骤,都可能成为潜在的安全漏洞!
根据外媒《Reader's Digest》的报导,3位安全顾问和网络技术专家整合了他们的专业见解,揭示了许多旅客在酒店住宿期间,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危及个人安全的常见疏忽。
资深安全顾问Daniel Loo指外出住酒店时,将房卡连同印有房号的卡套一起存放,会暴露自己的房号和锁匙,若卡套遗失或遭盗窃,不法分子可以轻易进入酒店房间。
媒体引述一项波尔州立大学与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的联合研究,高达38%的酒店盗窃案是发生在客房内部而非公共区域,研究结果强烈警示了房号保密对于住客安全的重要性。
Daniel Loo表示,事实上,酒店工作人员对房间号码的保护也是极度谨慎的,因为大部分酒店相关培训会提醒员工不要大声提到住客的房号,以确保客人的隐私安全。还提醒在外出游时,要确保人身安全,谨记不要随意透露自己的房间号码,因为即使是不经意提起,也可能会引起其他人的关注。
人工智能网络安全专家Joshua McKenty表示,酒店房卡现时主要采用多种技术,包括磁条感应、蓝牙、无线射频识别(RFID)或近场通讯(NFC)。他指出,NFC具备强大的安全功能而广受青睐,更可能容许住客直接使用智能手机或手表充当房卡,毋须实体卡。尽管这类技术正日渐普及,同时省却了实体卡及印有房号的卡套,但目前许多酒店仍沿用RFID钥匙卡,只能在门口读卡器匹配时解锁,技术相对传统。
网络安全专家Dave Meister指出,RFID卡是透过物业管理系统(PMS)编程,将住客的个人资讯、特定房间和住宿时间连结起来,并使用独特的识别码对房卡进行编码。他表示,目前大多数现代系统使用 RFID 或磁条技术,其中 RFID 提供了更高的耐用性和安全性。然而,不幸的是,这类技术有一个主要缺陷。
Meister也分享了他的个人安全策略,他个人只会使用移动密钥(Mobile Key),但前提是确保网络安全。如果必须使用实体卡,他会要求使用RFID卡,并坚持将房卡与手机分开存放,避免消磁,也不要让房卡留在酒店房间内。此外,他还强调应避免在退房前于网上发布任何房间细节或可识别的照片,以降低遭受社交工程或基于位置的威胁。
但McKenty警告“现在只需使用名为Flipper Zero的设备,就能相对容易地复制市场上大多数酒店钥匙卡,而且隔著房卡持有者的口袋或钱包也能完成”。如果担心卡片被复制,不只是酒店钥匙卡,都应考虑使用屏蔽钱包(Shielded Wallet)。由于RFID和NFC屏蔽属于同一技术,在选购时可寻找具备任一屏蔽功能的产品。
McKenty还强调,预订时要选择信誉良好的酒店品牌,因为这类酒店会遵循正确的门禁密码重设程序。而对于房卡应该时刻保持警惕,如果感到不安,最简单的应急方式就是立刻前往前台,要求重设房门密码并制作一套新锁匙。
Loo也教3招安全小tips,他强调要像对待银行卡一样谨慎地对待酒店房卡,确保房卡安全且不要暴露在外面。
关于酒店房卡的安全小tips:
1. 不要拍摄房卡套
房卡和卡套一齐放,万一不见了固然有风险,但Loo警告,“为了方便记忆而拍下房卡套的照片”等图一时方便的行为,也随时付出代价,如果电话不幸被黑客入侵,房间信息也随之泄露。他建议,最安全的方法是依靠记忆“记住它,或建立一种心理联想来辅助记忆,例如利用电话号码或特殊日期的其中一部分。”
2.在前往房间时不要分心
前往房间时必须保持专注,切勿边走边看手机等分心行为。在途中要留意紧急逃生路线,并在开启房门的瞬间,提高警觉,环顾四周。
3. 锁好门锁,提高警惕
对于进入房间后,他的建议要锁好所有门锁,此外,在开门前,最好先透过窥视孔观察门外。而在外出时,则应保持悬挂“请勿打扰”标志,营造房间内仍有人的假象。
资料来源:《Reader's Dige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