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不敢主动辞职?连代客离职公司员工都求人炒老板鱿鱼
对于大多数已经步入社会的人来说,离职并不是一件新鲜事。一般无非两种情况:要么公司裁员,被动走人;要么自己实在不想干了,主动提出离职。前者通常还能拿到一笔补偿,后者则是“受够了立刻撤”。在中国,和上司说一声,交接完就走人,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可是在日本,却有不少人连这几句话都说不出口。他们会选择一种听上去不可思议的方式——请“代理离职公司”帮自己辞职。
点图放大看看为何许多日本人不愿自己提出离职 而是需要第三方的帮助:
这种行业在日本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收费清晰:大概2万2千日元(约合1118港元),你只要签个合同,剩下的全交给代理。公司会替你给原单位打电话、寄文件,从此你再也不用面对上司和同事。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需求?日本电视台曾采访过一家名为“已经受够了(モ―ムリ)”的代理公司,节目组抛出的问题也挺好玩:这种帮别人辞职的公司,自己的员工会不会也通过代理来辞职?结果竟然真有,而且还不止一个。
负责人的回答是:至少有五位员工,最终都是通过“别家的代理公司”来跟他们提出辞职的。换句话说,连帮人离职的公司,都被员工“代理离职”过。这种黑色幽默般的循环,让人哭笑不得。
那到底是谁在使用这类服务?负责人透露,最常见的就是遭遇霸凌的员工。有人上班时,柜子里被塞进过死老鼠;有人因为出错,被上司公开羞辱,甚至动手动脚,摸胸、从背后强行拥抱。这些受害者往往不敢正面对抗上司,更不可能自己提出离职,只能借助第三方来“断尾求生”。
除了霸凌,很多人受不了的还有日本特有的“职场文化”。比如下班后的饮酒会——所谓的“饮み会”。在公司文化里,参加喝酒聚会几乎是义务,即便你讨厌、疲惫、不想参加,也很难直接拒绝。
一位刚毕业的女生进入公司仅仅两周,就被拉去几次饮酒聚会。她接受采访时说,自己最不能忍受的就是这种“职场骚扰式的喝酒文化”。最终,她在四个月后就离职了。
如果仅仅是工作不适应,辞职其实并不复杂。哪怕不好意思和直属上司说,也可以通过人事、或者找一位比较能沟通的同事来传达。可在一些压抑的环境下,员工却依然选择花钱请代理来解决。原因很简单:
他们害怕撕破脸,害怕引发报复,甚至害怕被贴上“不合群”的标签。
这背后,其实是日本社会长期形成的集体主义文化在起作用。日本职场看重忠诚与集体气氛,一个人说“我不干了”,在潜意识里就意味着背叛。对于很多日本年轻人来说,这句话比工作本身更难开口。
于是,离职代理这样的行业便有了生存土壤。甚至有人调侃:如果连帮别人辞职的公司员工,都要靠代理辞职,那或许这本身就是一种“黑心循环”。但换个角度来看,这种现象也折射出日本职场的深层矛盾:上下级不平等、过度的加班文化、隐性的霸凌和骚扰,以及那种“表面和气、内心煎熬”的人际压力。
与中国相比,这点差别尤其鲜明。中国人辞职时考虑更多的是钱和发展机会,直接摊牌并不算难事。日本人则常常被文化和人情绑住手脚——他们不是不想走,而是“不敢开口”。所以,辞职代理并不是日本社会的笑谈,而是一个让人心酸的现实。它提醒我们:在一个看似秩序井然的社会里,个体的选择和尊严,往往并没有看上去那么自由。
【延伸阅读】00后整顿职场!日本5大职场潜规则逐渐消失 GenZ新人不愿洗马桶(点图了解更多)▼▼▼
【本文获“日本物语”授权转载,微信公众号:Japa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