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外劳|孙玉菡:侍应及初级厨师多申请 要动态精准、因时制宜

撰文: 文维广
出版:更新:

《施政报告》提出就输入外劳较多的工种侍应生及初级厨师新增要求,包括雇主本地招聘时间延长至6星期,以及原以企业所有职位为基础计算的“2:1”本地雇员及外劳比例,改为按“同一岗位/职位”比例计算。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今日(19日)表示,“补充劳工优化计划”牵涉很多工种,侍应生及初级厨师的申请、批出数目最多,故要“动态精准”、因时制宜,针对市民最关注的工种作针对性的要求。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接受。(梁鹏威摄)

孙玉菡:应对市民关注的工种作针对性要求

孙玉菡称,香港劳动力自2018年起下跌,目前有三成的熟龄工人及非技术工人是60岁或以上,反映香港劳动人口年纪渐大。 他又称,香港在经济转型期,所有有些行业经营较困难,对市民较为关注的工种,应作针对性要求。他重申,要确保本地工作就业优先,令补充劳工优化计划做到“动态精准”、因时制宜。

照顾者(夏家朗摄)

照顾者津贴年花4亿元

至于《施政报告》提出每年预留5亿元的经常开支,推出一系列加强支援措施,包括将已建立的建照顾者数据平台,连接更多政府部门及公营机构,以识别更多缺乏社区支援的高风险护老者。被问及会否考虑降低领取津贴门槛,孙玉菡称需用数据找出被照顾者,而照顾者津贴每年已花费4亿元,政府应要善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