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2025|侍应初级厨师外劳比例收紧 本地招聘期延长至6周
本港失业人数增加,外界关注输入外劳影响就业市场。特首李家超今日(17日)发表任内第四份《施政报告》,并没有提出暂停输入外劳计划,但就输入外劳较多的工种侍应生及初级厨师新增要求,包括雇主本地招聘时间延长至6星期,以及原以企业所有职位为基础计算的“2:1”本地雇员及外劳比例,改为按“同一岗位/职位”比例计算。
李家超指,人口持续高龄化导致本港劳动人口下降,适度输入劳工有助纾缓人力短缺,符合香港整体利益。李表示,为打击滥用“补充劳工优化计划”,明日起将新增雇主申请输入侍应生及初级厨师时的要求。
新增要求包括,申请侍应生及初级厨师外劳的雇主于本地招聘的时间由4星期延长至6星期,期间必须每周参加一次劳工处举行的实地招聘会。
本地与外劳比例“2:1” 由整体公司职位计 转按岗位计
另外,现有本地雇员及外劳的输入比例,以整体公司职位计算后为“2:1”,李家超表示日后将以申请职位计算比例。换言之,雇主申请输入侍应生及初级厨师各一名,便须已聘用本地全职侍应生及初级厨师各两名。
李家超指出,上述措施聚焦于输入劳工较多的指定工种,除确保真正面对本地招聘困难的企业能有序输入补充劳工,亦避免企业因人手不足而结业,导致原有员工全体失业。
工会:收紧比例可保半数前线员工权益 料本地招聘延长至6周成效不大
香港饮食业职工会联合会秘书长何仁清相信,是次调整外劳比例可保障本地工人的就业机会。他举例,一间食肆后勤或有30人,前线员工通常比后勤少,有10人左右,以原定比例计算,该食肆可聘请20名外劳,可全数取代前线员工,若按新岗位比例计算,至少可确保一半前线员工的权益。他亦建议,政府看见调整比例的成效后,可将该措施扩展至其他工种。
不过,他亦指出延长本地招聘期至6周成效不大。他认为,“有心聘请本地人嘅公司两个礼拜都请到人”,担忧部分公司仍只视本地招聘为既有流程,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劝退本地员工,然后借机申请外劳。
何仁清认为,政府若想更好地保障本地劳工权益,可以要求雇主提供同一岗位员工的入息资料,确保雇主在招聘会开出的薪金条件不会与市场相差太远。
劳工处自2023年9月起推行“补充劳工优化计划”(优化计划),暂停执行26个职位类别及非技术或低技术职位一般不得输入劳工的规定,为期两年,目前计划年限届满。
今年5月至7月失业率升至3.7%,当中餐饮业升至6.4%。本地劳工认为扩大外劳输入导致失业率攀升、雇主聘用外劳后解雇本地工人、本地议价能力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