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首长责任制|表现差无后果?杨何蓓茵:机制正可找谁做得不好
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增设“部门首长责任制”,以处理各级公务员的“行政问责”,机制设有两级调查机制。公务员事务局局长杨何蓓茵今早(24日)在电台节目中表示,责任制可令政治问责及行政问责等更清楚,亦可透过机制“揾出边个做得唔好”,因公务员表现不好会有后果,不会令市民觉得当公务员失职“又好似冇乜事”,又指如机制过于宽松将无助公务员改善。
杨何蓓茵接受新城财经台节目《财知大道》专访时表示,责任制可令政治问责及行政问责等更清楚,强调职效问责一直也有,公务员守则亦已列明,只是过去论述“冇咁清晰”,亦没有固定调查机制。
她认为有责任制后,部门首长知道要问责,有助他们建立有效的管理,行政长官已就责任制与各部门首长会面,公务员事务局稍后亦会向所有公务员发指引。杨何蓓茵指,每级同事都会有人督导,“一级一级负责”,上级职员督导下一级职员;当局会为部门首长及其副手提供培训,令他们掌握业务实况,建立清晰员工沟通策略等。
杨何蓓茵说,有些部门现已表现良好,亦可透过培训去了解可改进之处。被问到过去市民对公务员印象欠佳,予人表现差亦无后果等印象,杨何蓓茵表示推出责任制“正正要揾出边个做得唔好”,首长首先要管理好部门,再一层一层延伸,如每层都做好,便可知道哪个环节有问题。
她续说在评核机制下,公务员表现差会有后果,不会令市民觉得“又好似冇乜事”。她又强调,虽然有些过失未严重至需要革职,但机制过于宽松则无助改善。至于表现平庸的公务员,杨何蓓茵称“平庸都有平庸等级”,举例指有公务员可能只在某方面表现平庸,仍有其他长处,部门首长可因应情况提供培训。而评核机制对公务员晋升、培训或奖励亦有帮助。
被问到如何分辨行政或政治责任,杨何蓓茵指一般不难分,亦对公务员事务委员会第二级调查有信心,如有政策做得不好,或调查发现政策有问题或受限制,委员会都可“俾返公务员一个公道”。她又指委员会熟悉公务员运作,每位成员来自不同专业,是“非常德高望重”的社会人士;有需要亦会邀请专业人士协助。
她最后提到,现时公务员编制在2025/26财政预算中,预计在2026财政年度完结时有19万3千个职位,现时则有17万4千名公务员,大概有约一成,即一万9千个空缺。不过,政府会在2026/27年度,及2027/28年度,接前一个财政年度减百分之二公务员职位,因此在2027年4月初,会裁减共约百分之四公务员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