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选举|两医卫界候选人认同改革医委会 倡设独立调查机构
【立法会选举2025】医委会早前终止研讯一宗16年前双非婴疑因医疗事故致脑瘫的投诉,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称会考虑需否修订《医生注册条例》,掀起医委会改革的讨论。两名立法会选举医疗卫生界候选人林哲玄与梁礼贤,周二(18日)接受访问时,均认同医委会的运作机制有待改善,提倡设立独立调查机构。
林哲玄指现时大部份医委会审讯已很公道,改革是让市民“看见公道”,不会令人觉得“医生围威喂”;梁礼贤亦盼加强资讯透明度,令审讯更公正。
医委会获赋权处理本地执业医生的注册和纪律规管事宜,目前有32名成员,当中逾七成为医生,一直被垢病为“医医相卫”。
林哲玄:改革医委会让市民“看见公道” 不会予人“医生围威喂”
竞逐连任的立法会选举医疗卫生界候选人、外科医生林哲玄说,担任医委会成员约12年,大部份审讯都很“公道”,但理解市民认为医委会程序不够公义的原因,“接受投诉系佢(医委会)、初步调查系佢、审理又系佢,立法行政司法都猎晒”,予人观感欠佳。
林哲玄表示若成功当选,将会推动医委会改革,“(既然)而家都够公道,(改革后)医生唔会因此罚多咗”,同时让市民“看见公道”,不会予人“医生围威喂”之感,他形容是双赢做法。
倡效法英国医委会 设独立聆讯委员会 增加业外委员人数
至于如何改革,他指香港医委会承袭自英国,故应仿效英国医委会改革,另设独立聆讯委员会。参考当地做法,该会由三人组成,包括一名具法律背景的主席、一名医生及一名非医生。医委会的组成方面,他认为可增加业外委员的数量,让其从普通市民的角度提供意见,至于比例仍有待社会讨论。他亦不认同坊间指医生的标准会比业外委员宽松,并指有时医生较为严谨。
双非婴案拖延16年致永久终止聆讯 林哲玄:需有提醒机制
医委会的运作机制近日掀起争议,其中在一宗16年前双非婴疑因医疗事故致脑瘫的投诉,研讯小组以秘书处无法解释为何拖延多年为由,决定永久终止聆讯。林哲玄感到失望,认为影响公众对医委会的信心。
申诉专员公署正就事件进行调查,包括调查卫生署辖下管理局及委员会办公室处理医疗事故投诉及医疗专业人员注册的行政支援是否涉延误。被问如何防止拖延多年的情况再次发生?林哲玄说仍有待该案的调查结果,但指每层架构都应设有提醒机制,说明哪些项目尚未完成。
梁礼贤:医委会秘书处须加强效率 探讨是否人手不足
另一候选人、放射科医生梁礼贤表示,拖延的原因须视乎案件的复杂程度,但认为医委会秘书处须加强效率。过去五年,医委会每年接获的申诉个案由约500宗至超过3,000宗不等,他认为当局须探讨秘书处人手,是否不足以应付众多申诉个案。
他同样认为医委会的运作机制有待改善,包括在业外委员及医生的比例取得平衡,甚至考虑设立独立调查机构,加强资讯透明度,令审讯更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