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鱼虾蟹贝类挑选4关键 活鱼/冷冻鱼各有窍门 蟹重手为佳?
想在餐桌上摆满新鲜海味,却总是担心挑错货?
别担心!台湾桃园市政府农业局大方公开挑选新鲜鱼、虾、贝、蟹的“内行”原则,只要掌握这些诀窍,就能轻松变身海鲜达人,把最新鲜的渔获带回家。
相关文章:【入厨贴士】肉菜海鲜汆水7大注意事项 哪些冻水落哪些滚水放?👇👇👇
挑鱼:从活鱼到冷冻鱼,眼神、肉质是关键
无论是活鱼、鲜鱼还是冷冻鱼,挑选的原则都紧扣其生命力与肉质状态:
1. 活鱼: 首先观察眼神是否明亮,是否能游动自如、不会翻肚。鱼体应光滑、鳞片完整无损伤或病害,对外界刺激有明显反应的鱼,通常更佳。
2. 鲜鱼: 要选眼睛透明光亮,鱼鳃呈现鲜红色。鳞片应紧密附著于鱼体不易脱落。轻压鱼腹应坚实不肿胀、有弹性,鱼身有光泽、没有伤痕、黏液或异味。若选购已分切的鱼片,则要挑选肉色鲜明有光泽,没有瘀血伤痕或怪味,且肉质饱满有弹性者。
3. 冷冻鱼: 急速冷冻保存的鱼,应选鱼体坚实、色泽鲜明,眼睛依然保持明亮。解冻后,肉质若能像鲜鱼般,通常品质较好。
相关文章:煲鱼汤贴士|去腥提鲜只需加1样材料 煲鱼汤6贴士加错水永不奶白👇👇👇
挑贝类:壳能紧闭最新鲜,汁液澄清无异味
选购贝类时,观察外观和反应至关重要:
1. 一般贝类: 表面应无杂物,色泽漂亮。用手触摸时,贝壳能紧密合起的才新鲜;若壳无法合起,则表示已死亡。
2. 蚵(蚝、牡蛎): 应选择汁液澄清无异味的蚵肉。若汁液混浊,表示至少已存放三天以上,不宜选购。
相关文章:【扇贝冷知识】惊现200只眼如超级望远镜 扇贝vs带子如何分辨?👇👇👇
挑虾类:虾身有弹性,虾头变黑是警讯
选购带壳虾或剥壳虾仁,都有一套判断标准:
1. 带壳虾: 虾身应有自然色泽,虾壳较硬,肉身有弹性。当虾子品质开始下降时,虾肉与虾头之间的肌肉组织会自体消化而松散脱落,同时虾头会先变黑,接著虾壳也可能慢慢变黑。若虾肉摸起来软而无弹性,或出现腐败腥味,则不适合购买。
2. 剥壳虾仁: 主要以虾身的弹性及无腥臭异味作为选购标准。
挑蟹类:活蟹为上,挑选沉重、蟹眼有神者
想品尝蟹的美味,活蟹是首选:
1. 活蟹: 应以活的蟹为第一考量。挑选时,重量较沉、比重较大的蟹,通常蟹肉会比较厚实饱满。蟹眼应突出有神,腹部微凸,口中若有泡沫,都是新鲜的象征。
2. 肉质: 公蟹的肉质通常较有弹性;而母蟹的特色则在于脂膏丰满。然而,在生产季节(通常以秋季为主)过后,无论公母蟹的丰满度或肉质都会变差,口感会较差。
相关文章:食蟹季节|7种螃蟹最佳食用时间、烹调方法 花蟹最啱隔水清蒸!👇👇👇
掌握以上由渔业署提供的精选原则,下次采买海鲜时,就能更有自信地选购到最新鲜、最美味的渔获,为家人的餐桌增添健康与美味!
【本文经《风传媒》授权转载,原文:海鲜怎么挑才新鲜?专家揭密:别再只看鱼眼睛,“3关键”挑到新鲜好鱼】
“本文内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见,并不代表《香港01》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