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比马桶污糟?专家教正确清洁手机方法 乱用消毒否破坏涂层
很多人几乎离不开手机,无论是工作、娱乐还是社交,一天之内可能要被触碰数百次。然而,研究却发现,这个每天紧握的手机其实可能比马桶座还要肮脏。澳大利亚邦德大学一项针对 165 名医护人员的调查显示,高达 98% 的受访者相信自己的手机被细菌污染,其中更有一半的人承认曾经带手机进入浴室,却 57% 从未正确清洁过。
分子生物学家 Lotti Tajouri 分析 30 部智能手机后发现,它们表面寄生著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李斯特菌以及抗药性铜绿假单胞菌等细菌,甚至还有病毒、寄生虫和阿米巴原虫。换句话说,手机已成为一个巨大的细菌温床,微生物在其表面相遇、繁殖,形成潜在的健康威胁。
为什么手机会这么脏?
造成手机极度不洁的原因,其实和我们的日常习惯息息相关。智能手机几乎伴随我们进出各种场所,无论是厨房、健身房、餐桌、医院,甚至洗手间,都会带著它走。这种无处不在的特性,让手机长时间暴露于多种环境,接触到大量细菌与病毒。
再加上人们常常边吃东西边滑手机、上完厕所还没彻底洗手就直接使用,这些动作都会让病菌更容易留在萤幕或手机壳上。虽然我们每天勤于洗手,但一旦再度接触被污染的手机,洗手也形同白费。有研究甚至指出,手机表面的细菌总量可能比马桶座还要高数倍,因为马桶至少还会定期冲水、清洁,而手机却很少被用心消毒。
清洁手机的正确方法
许多人听到手机比马桶脏,第一个反应就是拿起含高浓度酒精的消毒剂猛擦。但专家提醒,这样的做法并不安全。
中央昆士兰大学的 Meena Jha 博士指出,酒精浓度超过 70% 的清洁剂容易破坏萤幕的防护涂层,长期使用甚至会影响触控灵敏度。尤其是 100% 的异丙醇,杀菌力虽然强,但对手机材质伤害极大。此外,直接把酒精喷洒在萤幕或将手机浸入液体中,极有可能渗入内部,导致电子元件损坏。
那么,正确的清洁方式应该怎么做?
市面上有不少标榜“安全用于电子装置”的清洁纸巾或消毒布,它们通常含有低浓度酒精或其他不伤涂层的温和配方,能有效去除细菌,又不会对萤幕造成伤害。
避免过度摩擦萤幕
萤幕表层通常有疏油或防刮涂层,过度用力擦拭会加速磨损,留下永久刮痕。清洁时应该轻轻擦拭,避免“越用力越干净”的错误观念。
关机并拔掉电源
在清洁手机前,最好先将手机关机并拔除充电线,这样可以降低液体意外渗入时造成短路的风险。
清洁频率该多久一次?
专家建议,一般人至少 每周清洁一次手机。若经常出入公共场所或医疗环境,甚至习惯把手机带进厕所,则最好 每周清洁两次以上。这样的频率既能有效降低细菌滋生,也能避免因过度清洁而损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