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Fold 折机下年推出5大规格曝光|钛机身Touch ID定价过2万

撰文: 陈锦洪
出版:更新:

iPhone Fold 折机下年推出5大规格曝光|在 iPhone 17 系列与超薄 iPhone Air 刚刚面世之际,市场焦点已经逐渐转移到下一代革命性产品:Apple 首款折叠式 iPhone — iPhone Fold。虽然目前仍处于传闻阶段,但从多方爆料与分析师的推测来看,这款全新机种将有机会推动用家对折机的使用。

双萤幕设计

据悉,iPhone Fold 将搭载 7.8 吋内萤幕与 5.5 吋外萤幕。外萤幕的尺寸几乎与曾经大受好评的 iPhone mini 相近,迎合了喜爱单手操作与小巧手机的用户;而打开后的 7.8 吋内萤幕,让手机瞬间摇身一变成为迷你平板,无论是追剧、阅读还是多工处理,都能带来截然不同的体验。

这种“一机两用”的特性,意味著Apple希望 iPhone Fold 成为介乎于 iPhone 与 iPad 之间的产品,进一步模糊了手机与平板的界线。

消失的折痕:书本式设计

折叠手机最大的诟病之一,就是萤幕中央明显的折痕。根据传闻,Apple在 iPhone Fold 上采用了全新的萤幕技术,将有望实现几乎 无折痕的视觉效果,大幅改善使用者体验。

此外,厚度控制同样令人惊喜。据分析师郭明𫓹透露,iPhone Fold 在折叠状态下厚度约为 9 至 9.5 毫米,而展开后仅 4.5 至 4.8 毫米,比现时最薄的 iPhone Air 还要纤薄。这种突破意味著Apple在铰链与面板材料上可能已有重大突破,使得折叠结构不再等同“笨重”。

四镜头系统

相机始终是 iPhone 的核心卖点之一,而 iPhone Fold 预计会配置四枚镜头:两枚后置主镜头,以及分别位于外萤幕与内萤幕的前置镜头。

后置两枚镜头传闻皆为 4800 万像素,其中一枚可能是超广角或望远镜头,旨在延续 iPhone 在影像上的高水准。而前置镜头的设计则更具话题性,有传会采用打孔方案,甚至可能挑战“隐藏式镜头”,配合最新的 Center Stage 人物居中技术,为视像通话带来更自然的体验。

Touch ID 回归

自 iPhone X 开始,Face ID 几乎成为旗舰 iPhone 的标配。不过,消息指出 iPhone Fold 将放弃 Face ID,转而采用侧边键整合式 Touch ID。

原因可能出于设计限制:若要在外萤幕与内萤幕同时支援 Face ID,将需要双组感测模组,既占空间又提高成本。相较之下,将指纹辨识整合到电源键更为合理,既能节省空间,又保留了用户熟悉的操作方式。对部分怀念指纹解锁的果迷而言,这或许是一个惊喜。

钛金属机身

iPhone 17 Pro 系列虽然取消了钛金属,但据报 iPhone Fold 将重新引入,特别是应用在 机身与铰链结构上。钛金属不仅质地坚固耐刮,而且重量比钢材轻得多,非常适合用于折叠手机这类需要耐用又不能过重的装置。这代表 iPhone Fold 或将兼具坚固度与便携性,进一步强化其高端定位。

目前最大疑问是,Apple是否会为 iPhone Fold 引入类似 iPad 的分割视窗、多重任务处理,甚至针对 7.8 吋大萤幕开发全新操作模式。如果只是单纯放大 iOS 介面,那么折叠萤幕的价值将大打折扣。

若 iPhone Fold 成功消除折痕问题,并保持Apple一贯的软硬整合优势,它不仅能吸引用户升级,更可能推动整个折叠手机市场走向主流。至于售价,外界普遍预期将会远高于 iPhone Pro Max,可能突破 2,000 美元(约港币 1.5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