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长期驳电源会伤电池?日媒揭晓真相 延长电池寿命的4大关键

撰文: 陈锦洪
出版:更新:

手机一但电量告急,焦虑感便随之而来。许多用户因此选择只要有插座就即刻充电,甚至习惯整晚让手机连着充电线入睡。然而,这种长期插电的行为,真的会缩短电池寿命吗?日本媒体与专家近期进行分析,揭示了真相与正确充电习惯。

长期插电真的会伤电池?

现时大部分智能手机采用锂离子电池,其优点是能量密度高、可重复充放电,但亦有一项特性—长期维持在高电压状态会加速老化。当手机电量达100%仍继续插着电,内部化学物质会持续产生微弱反应,导致活性降低。这种看不见的变化,久而久之便会令电池容量下降,出现充满后不耐用的情况。

虽然现今 iPhone 或 Android 手机普遍设有智能充电控制系统,可在充满后自动中断供电,以减低过充风险,但由于电池本身仍会进行细微的充放电平衡,热能依然在内部累积。若长期维持在此状态,对电池寿命仍有潜在影响。

1)高温是电池最大敌人

电池劣化的另一主因,是发热。当手机插电充电时,电池会释放热能;若同时使用手机玩游戏、观看影片或开启多个应用程式,热量无法及时散去,会令电池内部结构受损。特别是在香港这种高湿度与高气温的环境中,热能更难散发。

+8

专家指出,锂离子电池的理想工作温度为摄氏15至25度。若长时间处于超过35度的环境,化学物质会迅速分解,缩短电池寿命。若边充电边使用,或将手机放在床铺、枕头上充电,热能无法散去,除了令电池提早老化,亦存在安全风险。过往亦曾有手机过热引发冒烟或起火的个案。

2)电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加速老化

除了过度充电,电量过低亦会损耗电池。锂离子电池最怕极端电压状—即电量长期低于10%或高于95%。若经常让手机完全耗尽才充电,会导致电池内部电解质失衡;而长期维持满电则容易令阳极材料氧化。

多数厂商建议,保持电量于20%至80%之间最为理想。苹果在近年 iOS 系统中亦加入“最佳化电池充电”功能,会根据用户日常使用习惯,自动延迟充满的时间。例如用户每晚11时睡觉、早上7时起床,系统会在夜间先充至80%,直至接近起床时间才补满。此设计正是为了减少电池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从而延长寿命。

+4

3)睡前充电隐藏风险

对不少香港人而言,睡前插电充手机几乎成了习惯。但这样的行为,其实不仅影响电池健康,也可能带来安全问题。当手机整晚连接电源,虽然系统会自动停止供电,但细微的充放电循环仍在进行,加上枕边环境不利散热,机身温度容易上升。若再加上使用第三方充电线或廉价转插,更可能引发短路或电流过载。

专家建议,若必须夜间充电,可使用定时断电功能的插座,或开启系统的电池保护模式。另一种做法是临睡前先充至约80%,早上起床前再补电,既能避免长时间满电,又能确保白天使用无虞。

+13

延长电池寿命的实用建议

若要令手机电池维持最佳状态,首先,尽量不要让电量完全耗尽或长期满格;其次,避免边玩边充,尤其在玩大型游戏或开启高亮度萤幕时,发热最为明显;此外,充电时应移除厚重或密闭的保护壳,让热能更易散出。

若手机感觉明显发热,可暂停充电并放于阴凉处散热,切勿直接放入雪柜或冷气出风口前,以免温差过大导致内部结露。对于长期不使用的手机或备用机,建议将电量保持在50%左右再收起,每隔数月重新充电一次,避免电池进入深层放电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