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遇香港|摄影师梁正灏解构iPhone 17 Pro Max捕捉城市光影秘密

撰文: 林勇
出版:更新:

再遇香港|摄影师梁正灏 (Kevin Leung) 的镜头,总能敏锐地捕捉城市中稍纵即逝的诗意。他近期的影像作品《再遇香港 Hong Kong Revisit》,伴随著周耀辉填词的《有你听我的故事》与《银发白》两首乐曲,于百老汇电影中心展出。这系列作品从摄影师的日常街角出发,重访早已融入记忆的地方。令人注目的,是这趟穿梭于记忆与现实之间的视觉之旅,竟全部由一部 iPhone 17 Pro Max 拍摄完成。我们与 Kevin 进行了一次深入对谈,解构他如何利用这部随身的拍摄工具,承载如此细腻且深厚的情感叙事。

身为摄影师的Kevin认为iPhone 17 Pro Max非常合适拍摄城市街景

为何 iPhone 成为日常叙事的唯一选择?

对于习惯使用专业相机的摄影师而言,全程改用手机拍摄一个完整的影像项目,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决定。Kevin 解释,这背后的核心考量是极致的“方便性”与“隐蔽性”。作为同时拥有正职工作的创作者,Kevin 的拍摄时间往往被切割得非常零碎。“如果我使用传统相机,便需要携带额外的器材袋,拍摄变成一件有门槛的事。”他分享道,“但手机不同,无论是上班前、午餐时间,还是下班途中,我都可以随时从裤袋拿出手机拍摄。这种灵活性让我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持续积累素材。”

这种方便性更延伸至拍摄的隐蔽性。《再遇香港》中不乏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捕捉的画面,例如在地铁车厢中拍摄对面的乘客。Kevin 指出:“如果我举起一部专业相机,对方会立刻意识到被拍摄,那种自然的状态便会消失。”相反,使用 iPhone 拍摄,动作更为低调,途人不易察觉。“我可能只是举高手机停留五秒,便已捕捉到一个真实而生动的画面。这种‘隐形’的能力,是手机在街头叙事时无可比拟的优势。”这使得 Kevin 能以最贴近日常的视角,执行他脑海中的拍摄概念。

发掘 iPhone 17 Pro Max 潜能:从 200mm 长焦到 ProRes Log

升级到 iPhone 17 Pro Max,Kevin 坦言在技术上的跃进,是实现这次创作的关键。“最主要的分别是镜头系统。”他兴奋地表示,“新的长焦镜头能拍摄到 200mm 焦距,这已经完全覆盖我日常使用相机时最常用的焦段。”他忆述在拍摄荃湾西日落时,使用 200mm 长焦拍摄出来的画面极为清晰,其压缩感和画质已非常接近专业相机的效果。配合广角镜头在狭窄环境下的运用,iPhone 的镜头组几乎能应对所有场景。

在影像画质上,Apple ProRes Log 格式的引入为 Kevin 提供了强大的后制空间。“有了 Log 格式,颜色调整的自由度大增,更容易实现我心中想要的画面。”此外,新机的低光表现亦让他印象深刻。他提到在合和中心的升降机或拍摄夜景时,即使在极暗的环境下,亦无需大幅推高 ISO。“我很少将 ISO 调至 1200 以上,画面依然纯净,杂讯控制得非常好。”他认为 iPhone 在某些夜间场景的表现,甚至比他部分的相机更具优势,这也激发了他未来拍摄更多夜间影像的兴趣。

《再遇香港》片段

+3

Blackmagic App、ND Filter 与 180 度快门的实战秘诀

要将手机的便利性转化为具电影感的画面,单靠硬件并不足够,更需要一些拍摄技巧。Kevin 强调,他并非使用 iPhone 内置的相机应用程式,而是选用了专业的第三方软件“Blackmagic App”。

“使用 Blackmagic App,我才能获得完全的手动操控性。”他解释,这款 App 允许他自由调校快门速度、ISO、白平衡,甚至预载 LUT(色彩查找表),在拍摄时即时预览后制调色的大致效果。“这对于建立一致的视觉风格非常重要。”

Blackmagic app的多功能及操作性非常合适iPhone拍摄影片

要营造电影感Kevin 坚持使用 180 度的快门规则。“在 Blackmagic App 中将快门设定为 180 度,能拍出最自然、最接近电影感的动态效果。”然而,这亦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日光下,慢快门会导致画面严重过度曝光。Kevin 的解决方案是全程在镜头前夹上 ND Filter (减光镜)。“这是在户外拍摄时必须的配件。我会将 ND Filter 放在一边裤袋,电话放另一边。看到想拍的画面,拿出电话,夹上 ND Filter,立即就能开拍。”

Kevin建议校慢快门拍摄时,最好加ND Filter来压光。

在 ISO 设定上,他也分享了个人心得:“经过反复试验,我发现 iPhone 17 Pro Max 的主镜头(1x),在 ISO 400 时能达到最理想的画质。”至于稳定性,大部分时间他都依赖手持的灵活性,仅在少数场景(如在大坑拍摄舞火龙时)才会使用 Gimbal (稳定器) 辅助。

高效的 iPhone 影像后制工作流程

在九月尾至十月初的密集拍摄期,Kevin 累积了多达六百多条影片素材。剪辑方面,他选用了电脑上的专业剪接软件,“始终有些细节处理和专业的声音轨道配置,还是在电脑上完成比较理想。”尽管拍摄工具极简,后期的处理依然保持专业影像的严谨标准。

《再遇香港》主题展于于油麻地电影中心展出至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