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看脸能判断职场潜力 样貌决定了收入?整形迎合算法恐成真
一项发表于最新一期学术期刊的研究引发关注。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团队探讨了一个颇具争议的议题:人工智能是否能够通过分析一个人的面部特征,判断其是否值得信任。
该研究基于部分存在伦理争议的理论框架,这些理论主张面部形态可能反映个体的性格特质。研究团队认为,AI确实具备通过面部图像识别某些关键人格特征的能力,其中包括与职业成就和财务表现相关的品质,例如受人尊重的程度以及被他人信任的可能性。
为验证这一假设,研究人员采用了一套先前用于面部特征与人格识别研究训练的人工智能模型,对近96000名LinkedIn平台上MBA毕业生的头像进行了分析,提取出五项普遍认可的“软技能”人格维度:开放性、责任心、外向性、宜人性和神经质。
随后,研究追踪了这些个体的职业发展轨迹,发现由AI从面部识别出的人格特征与其职场成就之间存在一定关联。研究指出,外向性是预测薪资水平的最强正向指标,而开放性则与较低的收入水平相关。
研究人员认为,这项成果表明,机器学习技术有能力揭示面部特征与现实社会成果之间的潜在联系。随著技术的发展,类似方法可能被用于更广泛的社会评估场景。
目前,基于AI的面部识别技术已在多个地区投入使用。例如,在部分国家,相关软件已被应用于驾照身份核验系统,但对某些面部特征特殊的人群造成了识别障碍。在另一些城市,执法部门引入AI面部识别辅助办案,宣称逮捕数量达到新高,系统误判率据称低于0.5%。
宾大研究团队提醒,随着此类技术的普及,未来人们可能会主动采取措施干预自身面部呈现效果,包括使用图像处理软件修饰照片,甚至考虑通过整形手术调整面部结构,以迎合算法的偏好。这一趋势可能带来深远的社会与伦理影响。
延伸阅读:Elon Musk预测5年后传统手机与App将消失 以AI为核心设备变这样(点击连结看全文)
【本文获“中关村在线”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