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 2K26》评测|WNBA加入!The City犹如玩MMORPG 互动性大增
《NBA 2K26》评测|在体育游戏的领域中,《NBA 2K》系列早已建立了近乎垄断的地位。来到 《NBA 2K26》,玩家能玩到的不只是球场上的互动,而是一个庞大的虚拟世界,一种需要时间投入的生活方式。这一代依旧延续了内容爆炸的传统,无论是单机模式、线上竞技,还是经营养成,几乎每个玩家都能找到自己投入的角落。
MyTEAM:卡片宇宙迎来 WNBA
MyTEAM 向来是《2K》系列的招牌模式之一,今年在结构上与前作差异不大,但却新增了历史性的一步—首度纳入 WNBA。玩家可以收集现役与退役女篮球星的卡片,并且与 NBA 球员混搭组队,在所有 MyTEAM 模式中使用。这不仅扩展了卡片搜集的维度,也体现了篮球多元化的时代精神。
全新的 “Breakout: Gauntlet” 模式为 MyTEAM 注入新鲜感。这是一个带有 Roguelike 风格的挑战玩法,玩家必须在一系列难度递增的比赛中逐步闯关,但每张卡片只能使用一次,迫使玩家在策略上思考何时派出强卡,何时消耗临时卡。这种资源管理+连战压力的设计,使比赛更富紧张感,也让卡片不再只是静态收藏,而是真正融入游戏进程的一环。当然,熟悉的 Domination、Triple Threat、Clutch Time 等模式仍然存在,保证了丰富度与长期游玩价值。
The City:篮球版 MMORPG
若说哪个模式让《NBA 2K26》焕然一新,那绝对是 The City。这个庞大的线上社群模式早已成为游戏的核心,今年更是完成了关键的进化。首先,版图设计从过往的巨大地图,缩减为 “商场式布局”,玩家不再需要不断快速移动或使用滑板才能抵达想去的场地。整体流畅度也大幅改善,终于能在 60 FPS 下稳定运行,这让探索与比赛的体验更加顺畅。
The City 本质上就像是一款篮球 MMORPG。玩家可以带著自创角色在公园球场(The Park)、REC 馆进行即时比赛,也能挑战剧院模式(The Theater)、街头挑战(Street Kings)、高风险对战(The Ante)等丰富玩法。今年新增的 “Crews” 概念更是亮点,它相当于战队或公会,最多可容纳五十名玩家。成员透过集体完成助攻、得分等目标,获得虚拟货币 VC 与奖励,打造更有归属感的公会生态。不过,Crews 的管理制度尚显粗糙,许多玩家被队长随意踢出,导致进度重置,这部分需改善。
线上对战表现虽然较前代有所提升,但输入延迟问题依然存在(其实是一直都没改善过),对射手型角色影响尤其明显。与同样仰赖即时反应的射击游戏相比,《NBA 2K》的互联网表现仍有落差。
MyCAREER:故事模式更贴近现实
MyCAREER 向来是系列的灵魂,今年的单人剧情篇章名为 《Out of Bounds》,叙事比过往更收敛、更真实。玩家将化身来自佛蒙特州小镇的高中天才球员,为了引起大学球探与职业球队的注意,不得不离开熟悉的环境,踏入更竞争的联赛。剧情中还穿插多位 NBA 球星客串,甚至可能与你的角色展开商业合作。
相比过往过于夸张甚至“肥皂剧”化的剧情,这次的叙事显得更合理,确实比前几代更容易投入。更重要的是,与 The City 的连动更加紧密,玩家在剧情中培养的角色,将自然衔接到线上社群中,这种一体化的设计提升了游戏沉浸感。
MyGM:策略与真实感的融合
虽然不是每位玩家都会触碰 MyGM,但对于喜欢经营与策略的族群,《NBA 2K26》带来了新的惊喜。今年首次加入 球队剧情,每支 NBA 球队都拥有量身打造的剧情起点。例如,若你执掌犹他爵士,老板会下达“无论代价也要网罗状元 Cooper Flagg”的指令,并设定三年内打入西区决赛的目标。这些条件既提供了挑战,也模拟了真实 NBA 球队经营的压力。
交易系统也比以往更合理,资产评估不再那么偏颇,玩家可以感受到“与现实更接近的管理难度”。对策略爱好者而言,这是一个长期耐玩的模式,也是一种从不同角度体验篮球文化的方式。
游戏性:流畅度的提升
虽然结构上与《2K25》没有革命性的不同,但《NBA 2K26》在游戏性上的提升却相当明显。新的运动引擎与 ProPLAY 技术对球员动作进行了深度优化,尤其是下半身物理效果,让球员不再像流冰或被吸入防守的感觉。比赛节奏因此显得更加自然,攻防转换、对抗动作都更接近真实 NBA 的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