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女突发“耳中风” 一觉醒来单侧耳朵变聋 医生揭可能成因

撰文: TVBS新闻网
出版:更新:

睡前玩手机不只会影响睡眠品质,更可能危害身体健康!

有名年仅20岁出头,刚从大学毕业的女性社会新人,找工作压力大加上长期熬夜,又有睡前玩手机的习惯,某天醒来竟发现听力出现异状,单侧耳朵听不到、耳鸣、耳闷伴随些许晕眩,经过台湾耳鼻喉科医师诊断为急性突发性耳聋,也就是俗称的“耳中风”,所幸治疗后状况已明显好转。

示意图(Unsplash@ethan)

起床耳中风 8次治疗重拾听力

根据台湾中国医药大学新竹附设医院新闻稿,该患者接受耳内注射类固醇及口服类固醇治疗,转介至胸腔暨重症科医师郑博斌门诊,安排约8次高压氧治疗后,状况改善且重拾听力。

突发性听力丧失 9成找不出病因

郑博斌解释,急性突发性耳聋一般定义为3天内、至少连续3个相邻测试音频、各有超过30分贝的感音神经性听阈值受损。

原因可能是病毒感染、微血管阻塞、自体免疫疾病、神经肿瘤、药物,甚至和生活压力、熬夜作息不正常以及三高等相关,供应内耳的血液循环受到阻碍或神经受损,导致突发性的听力丧失。

因为有超过8至9成病人找不出确切病因,耳中风的正式名称为“不明原因之突发性感音神经性听损”。

延伸阅读:【耳中风】耳鸣突然单耳失聪5大症状 贫血糖尿高危多吃虾蚬菠菜

+9

三高、吸烟高危险族群 6招预防耳中风

对于预防耳中风的方法,郑博斌强调,重点在于降低风险因子,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噪音环境,像是戴耳机时音量不宜过大;保持良好生活习惯,例如充足睡眠、均衡饮食、规律运动、压力管理和避免熬夜。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吸烟等属于高风险族群,要特别注意心血管健康并定期检查。

郑博斌最后说明,高压氧治疗急性突发性耳聋的临床原理,是借由在一段特定时间之内,呼吸高于1.4个大气压力(1.4 ATA)的100%纯氧,增加全身组织含氧量来改善内耳缺氧状况。高压氧治疗也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增进血液在微血管的灌流以及增进组织修复能力。美国海底暨高压氧医学会所订定的高压氧治疗适应症总共有14项,急性突发性耳聋就是其中之一。所以,一旦察觉到有急性突发性耳聋,应尽快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本文内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见,并不代表《香港01》的立场。

延伸阅读:耳中风|三高中老年人易突发性耳聋?7类营养素保听力远离耳中风

+6

延伸阅读:

肉肉大米称“台湾省首店”!Google评论被灌爆 一星狂刷

【本文获“TVBS新闻网”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