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咏燊亲解“方钟Sir”由来 创作三款“SIR”字写法由许绍雄挑选

撰文: 金秀玲
出版:更新:

艺人许绍雄于10月28日因癌症并发症逝世,享年76岁。导演陈咏燊当年跟师父马伟豪当编剧,与许绍雄前后合作过8次,近日他在社交平台发长文悼念这位前辈,分享拍《新扎师妹》的点滴,更大爆“方钟Sir”由来。

陈咏燊公开与许绍雄23年前合照 原定再合作︰可惜缘份使然

陈咏燊跟许绍雄合作过《这个夏天有异性》、《玉女添丁》、《追击8月15》、《我家有一只河东狮》等等,但观众最深入民心的,必数《新扎师妹》的“方钟Sir”。他在上回已讲过“个Sir字点写?”一幕,大赞多得许绍雄跟周骢的认真处理,高手如二人能把喜剧能量平衡得相当好:“他每每都刚刚好,一击即中。而Benz能够做得到,是因为他以戏剧出发,而不是搞笑出发。他懂得阅读剧本,相信角色,让角色做的每一件事,都是角色真心相信而去做的一件事。”

陈咏燊在社交平台,公开23年前跟许绍雄的合照。(陈咏燊Facebook相片)

今日(2日)他再分享“方钟Sir”由来,是由马伟豪导演度出来的,早在第一稿剧本的时候已经有,“即是钟Sir会讲错‘钟Sir speaking’,衬家老爷会问‘个Sir字点写?’等等马导演都早就构思好了。之后,根据香港电影的传统,我们当然一稿又一稿的继续改。去到拍摄现场,我们仍然在改。”

陈咏燊分享“方钟Sir”由来,是由马伟豪导演度出来的,早在第一稿剧本的时候已经有,“即是钟Sir会讲错‘钟Sir speaking’,衬家老爷会问‘个Sir字点写?’等等马导演都早就构思好了。”(《新扎师妹》电影截图)
陈咏燊分享“方钟Sir”由来,是由马伟豪导演度出来的,早在第一稿剧本的时候已经有,“即是钟Sir会讲错‘钟Sir speaking’,衬家老爷会问‘个Sir字点写?’等等马导演都早就构思好了。”(《新扎师妹》电影截图)
陈咏燊就大赞这一幕多得许绍雄跟周骢的认真处理。“喜剧很难,Benz高手在能够把喜剧能量平衡得相当好。在镜头前能量太高,就会刻意与过时;能量太少,力量又不到;而他每每都刚刚好,一击即中。”(《新扎师妹》电影截图)

他续说,拍摄当日比较幸运,因为稿已大致定好,万事俱备惟独“只欠东风”:“而我看著面前的剧本,左揭右揭,发现──咦?个Sir字未决定点写个㖞!我硬著头皮问马导演:‘导演,一阵个Sir字你谂住点拍?’”陈咏燊指当年适逢几部电影的创作期,大家都很赶,完全没有人有时间去想“Sir”字点写,他苦思多时:“一个Sir字应该要怎様写,才会好笑呢?”

陈咏燊就大赞这一幕多得许绍雄跟周骢的认真处理。“喜剧很难,Benz高手在能够把喜剧能量平衡得相当好。在镜头前能量太高,就会刻意与过时;能量太少,力量又不到;而他每每都刚刚好,一击即中。”

他认为这个字该要合理地看来像一个中文字,但又意想不到地包含了英文Sir字的特质,于是就用了几个常用的方块字部首,加上“S”、“I”、“R”三个字母,砌成了三个不同様子的“Sir”字出来。陈咏燊直言当时信心不足,写完其实觉得不太好笑,很怕自己被认为是“懒醒”,写完冇人笑会很面懵。

周骢一句“个Sir字点写?”成为廿多年来的经典,陈咏燊指自己苦思多时,认为这个字该要合理地看来像一个中文字,但又意想不到地包含了英文Sir字的特质。(《新扎师妹》电影截图)
陈咏燊用了几个常用的方块字部首,加上“S”、“I”、“R”三个字母,砌成了三个不同様子的“Sir”字出来,最后导演决定由许绍雄拣,于是他从三拣一拣了现在这个版本。(《新扎师妹》电影截图)

不过他又深明,若一味怕错就不会有新的创作,于是。酦黎胆粗粗将三个版本的“Sir”字拿到导演面前:“他一看,笑了。其他工作人员过来,也笑了。导演说:‘让Benz拣吧。’于是,Benz选了现在的一个。感恩当年遇上肯给我机会,让我够胆去试,让我不怕试错嘢的前辈们。感谢Benz。感谢我师傅马伟豪导演。”

陈咏燊坦言最初信心不足,对前辈很感恩:“感恩当年遇上肯给我机会,让我够胆去试,让我不怕试错嘢的前辈们。感谢Benz。感谢我师傅马伟豪导演。”(资料图片/陈顺祯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