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本年度首4月赤字$1159亿 财政储备至期末料少于$6000亿

撰文: 数因斯坦
出版:更新:

《施政报告》将于9月17日发表,政府财政状况再成焦点。库务署公布,截至7月底,政府本财政年度首4个月录1,159亿元赤字。当局表示,截至7月份的赤字主要因薪俸税及利得税等主要收入大多在财政年度后期收取所致。财政储备至7月底暂降至5,384亿元,预计至本财年年底财政储备将为5,803亿元,相当于约8个月政府开支。
事实上,政府近年多次发债帮补库房,又从个别基金回拨款项,若扣除发债净收入,估计至年度底财政储备只剩余约4,844亿元;若扣除发债净收入以及回拨款项,估计财政储备或降至少于3,300亿元(注:均只为估算值)。为保持财政可持续性,今年《预算案》已提出多项开源节措施,而社会亦关注《施政报告》中会否有相关着墨。

除了2021/22年度,政府由2019/20年度至2024/25年度6年间,有5个财年都录得赤字,而且是已计入发债收入的赤字。立法会今年3月一份研究简报指出,本港过去6年累计财政赤字高达5,529亿元,而2025/26年度政府财政赤字预算为670亿元。该文件所列数据显示,若扣除发债所得净资金,2025/26年度末赤字或达1,629亿元。

该文件又提到,近年赤字令本港财政储备从2019年3月11,710亿元高位,大跌45%跌至2025年3月的6,473亿元,预计于2026年3月将进一步降至5,803亿元。

不过,上述数字其实已经计及发债所得的净收益。根据预算案,政府本年度发行债券净收益约959亿元(注:已减去年内偿还债券的支出),若扣除此项收入,则至本年度底财政储备只剩余约4,844亿元。

《施政报告》将于9月17日发表,政府财政状况再成焦点。(资料图片)

从种子基金、资助大学储备、未来基金回拨投资回报合计回拨逾千亿元

今年预算案提到本年度从部份种子基金和8间资助大学储备合计回拨约660亿元,加上从未来基金回拨投资回报约370亿元,即合计至少回拨1,030亿元。若然进一步扣除这些款项,则年度末财政储备或只余约3,270亿元(注:仅为估算参考数值,非正式账面数值),令大众关注长远政府财政承担能力。

本年度预算案中推出的强化财政整合计划,预计每年增加约202亿港元的政府收入,同时透过节流措施可于未来数年削减约1,134亿港元的政府开支,然而上述增收及节流措施合计金额仍不及本地1年逾8,000亿元政府开支的四分之一。

而中期预测显示,政府开支至2029/30年度仍将持续上升,而虽然预测政府收入亦会同时增加,惟仍追不上开支,即未计入发债净收入的综合账目在此期间仍会出现赤字。而计及发行债券净收入后,要到2028/29年度才会录得盈余,财政储备才会回升,社会关注《施政报告》中会否提及更多开源节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