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会研究│中餐馆收益较疫前跌24%遇萎缩挑战 2类食肆逆市急扩张
本港餐饮市道疲弱引发社会讨论,就连立法会秘书处也刊出研究探讨行业挑战。该研究文件指出,近期不少市民选择北上消费,加上食客对本地高级餐饮消费态度转趋审慎,本港食肆收益仍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当中传统餐饮业更面临萎缩挑战,港式茶餐厅及中式餐馆数量10年间减少7%,但有一类食肆同期大增近四成。此外,旅客对食肆服务质素满意度降、工作性质导致较难招聘和留住员工亦是行业所面临挑战之一。
市民北上、旅客餐饮消费习惯改变
文件指,疫情后2023年本地食肆总收益同比反弹26.2%至1,095亿港元,但在2024年却维持在1,094亿港元,食肆收益至今仍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文件引述意见指,背后原因包括市民和游客在高级餐饮消费方面转趋审慎,以及更多市民选择到深圳等其他地方消费有关。
两𩠌饭兴起 消费者更看重性价比
文件提到,一直作为本港餐饮业支柱的中式餐馆经营尤为困难,收益较2018年高峰水平下跌24%。文件又指,本地传统餐饮行业近年面临萎缩挑战,当中港式茶餐厅及中式餐馆数量近10年间均下跌,分别减少约160和190间。
另一边厢,由于网上外卖平台日益普及、“两𩠌饭”兴起,外卖店舖数目同期大增39%,日式及韩式餐厅亦显著增长22%,反映高性价比用餐选择具有吸引力。
文件续指,即使本港餐饮业竞争力有所减弱,但仍拥有众多米芝莲星级餐厅,截至2025年9月初达74间,当中7间更荣获最高三星评级,使香港在全球主要美食城市中排名第6。
餐厅服务质素满意度降
餐饮业另一挑战,是服务质素满意度下降。文件今年4月一份引述研究指,本港餐饮体验未能成为吸引旅客的独特卖点,受访旅客对餐厅满意度评分仅从2015年74.2分,微升至2024年74.6分,逊于交通、酒店及景点等其他旅游环节。
人手短缺要输入劳工 后又遇结业潮令失业率增
文件引用意见分析,餐饮业服务质素问题,与行业内人力资源短缺有关。本港餐饮业截至今年3月聘用约218,900名员工,平均每间食肆有12名员工,较20年前每间约16名为少。文件分析,餐饮业工作体力要求高,工作时间不稳定,因而较难招聘和留住员工。
为纾缓人手短缺,政府于2023年9月推出“补充劳工优化计划”,至今年3月底54,000名输入劳工中,餐饮业占24,205人或45%。不过,在近期餐厅结业潮影响下,餐饮业失业率最新(2025年5月至7月)升至6.4%,当局现时要求餐饮业雇主在输入基层员工前,须先本地招聘4星期,并于政府就业中心举行实体招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