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角上海理发店屹立60载月底结业 老板退休回乡告别“蒙娜丽莎”

撰文: 吴美松
出版:更新:

当日式速剪理发店近年迅速攻陷本港各区时,昔日对理发细节甚讲究的传统上海理发店,随着时代洪流不断被淘汰,现已买少见少。其中坐落于旺角新填地街有近60年历史的“上海新雅蒙娜丽莎理发店”,近日宣布将于本月底结业。82岁的老板颜伟国接受《香港01》访问时说,因为年纪渐大,要“一脚踢”为客人洗、剪、吹开始感到吃力,加上店舖内外的多项装置,被指不合《建筑物条例》需要修葺,于是决定退下来,告老还乡返上海,向“蒙娜丽莎”道别。

他并没有在店外张贴结业告示,原因就是对毕生心血的不舍,“贴咗出嚟,我自己见到会心痛”。无人接手,代表香港又失去了一间上海理发店。

在旺角新填地街有近60年的上海理发店“新雅蒙娜丽莎理发店”将于8月底结业。(梁鹏威摄)
在旺角新填地街有近60年的上海理发店“新雅蒙娜丽莎理发店”将于8月底结业。(梁鹏威摄)
在旺角新填地街有近60年的上海理发店“新雅蒙娜丽莎理发店”将于本月底结业。(梁鹏威摄)

店名“蒙娜丽莎” 老板:想每个客剪发后都露出蒙娜丽莎的微笑

老板颜师傅于1958年从上海来到香港,然后开始向亲戚学习理发。学师8年,15岁时已成为理发师傅,大约25岁时已可在旺角阿皆老街、砵兰街开创自己的事业。两店其后在1991年合并,并取名为“新雅蒙娜丽莎理发店”。为何以“蒙娜丽莎”来命名?原因是蒙娜丽莎代表甜蜜的微笑。颜师傅认为,应该要让每一位顾客在接受完他们的服务后,都露出蒙娜丽莎般的微笑,这也是他对自己的要求。

上海理发店着重舒适氛围 做到宾至如归

问到上海理发店与其他发型屋有什么不同时,颜师傅说上海理发店整个气氛、环境都会令人感到舒适,理发师为顾客剪发,刮胡子、恤发时的周到,都会令顾客有舒服的感觉。亦因此,很多顾客都是回头熟客。

颜师傅1958年从上海来到香港,然后开始向亲戚学习理发。学师8年,15岁时已成为理发师傅,大约25岁时已可在旺角阿皆老街、砵兰街开创自己的事业。(梁鹏威摄)

访问时,颜师傅不时会望着记者的头发,他说这是职业病,外出时也会留意其他人的头发,然后在心中为他们设计发型,“我会自己谂,如果佢啲头发咁样整咪好睇啰”。他又指当年理发店的女宾部曾经“大把生意”,因为那时候的女性外出时头发一定要有造型,否则会被人取笑,不过时代不同,现时已较少女士来店内恤发,不过就多了来自内地的女游客,希望剪一个“香港风”的发型。

“啲后生都系讲讲下”,颜师傅说到没有人入行时,指现时的年轻人挨不住做学徒的日子,而且有不少其他出路可以选择,所以愿意入行的人已属罕有。他的一对子女亦老早说了不会接棒,所以新雅蒙娜丽莎理发店在8月31日最后营业,之后便会成为历史,换言之,一众熟客都将无法再享受颜师傅的手艺。

“新雅蒙娜丽莎理发店”在旺角经历了近60年,装潢摆设都带著强烈旧式上海理发店的味道。(梁鹏威摄)
“新雅蒙娜丽莎理发店”迁到现址大概有30多年。(梁鹏威摄)
“新雅蒙娜丽莎理发店”在旺角经历了近60年,装潢摆设都带著强烈旧式上海理发店的味道。(梁鹏威摄)
“新雅蒙娜丽莎理发店”舖外少不了有发型屋专用的“波波灯”,不过近来却被要求拆去。(梁鹏威摄)
“新雅蒙娜丽莎理发店”在旺角经历了近60年,装潢摆设都带著强烈旧式上海理发店的味道。(梁鹏威摄)

颜师傅表示,理发店最初有十多位伙记,最高峰有20多人,发型师傅、专为顾客洗头的员工,还有打扫等,各司其职,但后来只剩下他一个时,要“一脚踢”处理所有功夫,年轻时还可应付,但现时年纪大了,体力大不如前;加上店舖的标记“波波灯”、簷篷等,突然被指不合《建筑物条例》,被通知需要修葺或拆除,亦令颜师傅感到有心无力,于是决定退休,结束经营了约60年的心血。

他不愿张贴结业告示,只是每次客人来剪头发时,才将结业决定告诉客人,“贴咗出嚟,我自己见到会心痛”。颜师傅未有透露退休后有何打算,但将会返回上海定居,后会未必有期。

“新雅蒙娜丽莎理发店”在旺角经历了近60年,装潢摆设都带著强烈旧式上海理发店的味道。(梁鹏威摄)
“新雅蒙娜丽莎理发店”在旺角经历了近60年,装潢摆设都带著强烈旧式上海理发店的味道。(梁鹏威摄)
“新雅蒙娜丽莎理发店”在旺角经历了近60年,装潢摆设都带著强烈旧式上海理发店的味道。(梁鹏威摄)
“新雅蒙娜丽莎理发店”在旺角经历了近60年,装潢摆设都带著强烈旧式上海理发店的味道。(梁鹏威摄)
旺角上海理发店屹立60载月底结业 老板退休回乡告别“蒙娜丽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