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气机滴水|议员倡资助旧区大厦建排水管 票控前先由关爱队调解
香港夏天灾热,不少市民靠开冷气度日,但油尖区等旧区,却因有㓥房较多、大厦管理不完善等问题,出现较多冷气机滴水黑点。食环署昨日(28日)公布采取全新执法行动,今年5月起,以“洗楼”形式,主动打击各区300个滴水黑点。
立法会食物安全及环境卫生委员会委员杨永杰今(29日)在港台节目《千禧年代》上指,部份旧区大厦缺乏外墙排水管,“就算你知道佢滴水都好,其实有啲住户都唔知点去解决个问题”,希望政府提供资助兴建排水管。他又建议,可先透过关爱队,或资助地区组织先做调解,而非首先出动食环署发告票。
称旧区大厦外墙缺排水管 住户不懂解决
杨永杰表示,留意到食环署在处理冷气机滴水问题做了很多功夫,但指做的力度与冷气机滴水问题的增长程度不匹配,认为相关问题的增长速度快。他提到冷气机滴水问题主要集中在旧区,并与大厦管理有关,举例指有些大厦的法团不能正常运作,难以处理有关问题。
杨永杰又说,部份大厦缺乏外墙排水管,“就算你知道佢滴水都好,其实有啲住户都唔知点去解决个问题”,认为当局应资助大厦兴建排水管,以解决冷气机滴水的问题。
去年18区冷气机滴水投诉个案最多的区域分别为东区及油尖旺区,分别为3,758宗及3,600多宗,惟两区最终检控数字分别只有4宗及19宗。杨指,检控要有证据,并不容易,认为现时采用高科技可提高检控效率。他又指,晚间为冷气机滴水的高发时间,但署方在晚间的人手安排比例上较有难道,提议当局先透过关爱队,或资助地区组织进行调解,“咁未必一定系要出动一啲告票嘅方式去解决问题。”
㓥房冷气机去水管未驳中央去水管
油尖旺区议员黄舒明说,过去油尖旺区是冷气机滴水较为严重的区域,指该区的㓥房较多,冷气去水管未有接驳到中央去水管。她提到区内较严重的冷气机滴水个案,会滴到天井,甚至滴至楼下住户掠衫的位置。她说,以往晚上不能入屋,导致取证十分困难,现时当局延长进入涉事处所的调查时间,她认为可增强取证的成功率。
对于加强打击冷气机滴水的问题,她提倡要加强宣传教育,认为市民知道修例后罚则较重时,会多留意自己的冷气是否有滴水,“我估绝大多数嘅住户都唔想自己比人告嘅,同埋可能佢地夏天开咗个冷气冇留意到有冇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