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首间香港中医医院12.11正式服务 预计每年门诊量达40万人次

撰文: 洪芷菁
出版:更新:

位于将军澳的香港中医医院将于今年12月11日正式投入服务,为全港首间中医医院,预计门诊量为每年40万人次,设中西药房、放射诊断设施及教研设施等。医院将提供门诊及日间住院服务,但不会提供急症室服务,并设六个中医分科服务,而医院所设人才库已有700人登记参与,其中中医师占比例达七成。

香港中医医院今年12月11日正式投入服务。(资料图片/翁钰辉摄)

与三间大学、医管局等合作 设中医文化主题展

香港中医医院营运机构已与香港中文大学、浸大及香港大学、医院管理局及18区中医诊所暨教研中心落实合作机制。香港中医医院亦已分别与广东省中医院、德国魁茨汀医院及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香港中医医院大楼附以中医文化主题展陈设计作品及相关背景资讯,向公众推广中医药文化及展示香港中医药业的发展。医院设计注重绿化与环保,花园以五行元素及山水石林为设计脉络,营造绿色环境以体现环保型医院的理念。

全港首间医院采用“组装合成法” 设有400张病床

医院设计包括运用再生能源的建筑设施、辅以物联网技术支援的医疗设备,医院大楼同时采用多功能性及具灵活弹性的模组设计空间规划概念,是本港首个采用“组装合成”建筑法的多层式医院项目。

香港中医医院占地约42,900平方米,楼高八层及一层地库,将设有400张病床,当中包括250张住院病床、90张日间病床、40张儿科病床及20张设于临床试验及研究中心的病床。医院设有70间诊症室及45间治疗室,预计门诊量约为每年40万人次。

香港中医医院占地约42,900平方米,楼高八层及一层地库,将设有400张病床。(资料图片/李泽彤摄)

设中西药房、教学设施等 不提供急症室服务

香港中医医院设有各种诊断和治疗设施,包括中西药房、放射诊断设施(包括 X 光、电脑扫描造影、磁力共振)、超声波、内视镜设施、病理化验室、中央消毒物料供应、负压隔离室等。医院内的主要教学及科研设施包括临床试验及研究中心、演讲厅、研讨设施、模拟及训练中心、教学诊症及治疗室、学生附属设施及大学职员办公室等。

香港中医医院的服务范畴涵盖基层、第二层及第三层的医疗服务。其将提供纯中医、中医为主和中西医协作服务,服务模式包括住院、日间住院、门诊及社区外展服务,将不会提供急症室服务、全身麻醉科手术服务、深切治疗及分娩服务。

跨专业团体协作 开院首年提供门诊及日间住院服务

医院的医疗服务将由跨专业的医疗团队协作提供,团队由中医、西医、护理人员、中西药专业及其他专职医疗人员组成。按病人的临床需要,中医和西医会以会诊模式来提供医疗服务。医院亦会提供综合复康服务,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言语治疗及其他专职医疗服务。

在开院首年,医院将提供门诊及日间住院服务,并以建立临床团队为主要目标之一。门诊服务分为全科门诊、分科门诊、私家门诊、专病中心及治未病中心。首年的日间住院服务设25张病床,以专病治疗为核心,处理较复杂或一系列的中医治疗,以及中医主导的跨专业协作治疗。

设六个中医分科服务 中医师占比例达七成

香港中医医院在开院后将全面开展六个中医分科服务,包括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骨伤科及中医针灸科服务。在开院时随即开展的12个中医专病项目包括中风后复康、肿瘤复康或纾缓、老年退化性疾病、不孕及产前后治理和皮肤顽病等。

在开院后第二年起,医院会分阶段提供全面住院服务,计划于开院起计五年内全面开展各类医疗服务,包括启用临床试验及研究中心。

香港中医医院还设立了人才库,对象为有意参与医院工作的中医师、中药专业人员及其他医护人员。人才库的成员将获优先考虑参与医院相关的培训项目。截至目前,人才库登记人数已逾700人,其中中医师占比例达七成。与此同时,香港中医医院已与广东省中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包括分批派遣中医师、中药专业人员及护士前赴广东省中医院进行培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