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25岁内地硕生被骗1097万 19岁内地生做诈骗集团跑腿被捕
香港大学一名18岁内地女生堕楼亡,生前中假冒官员诈骗招致损失。警方表示,今年上半年共有957名专上院校学生被骗,中招本地生及内地生比率为2比1。内地学生占学生群体的受骗金额55.5%或6,031万元,最大一宗损失金额为1,097万元,涉及一名25岁内地硕士学生,堕假冒官员诈骗案。
除了有受害者,也有人加入成诈骗集团一员,一名19岁内地来港大学生替“假冒官员”诈骗集团做跑腿被捕,当事人冒充廉政公署人员向受害人派发“公函”,警员到场后于大学生身上检获伪造的廉政公署证件及假公函,相信涉及3宗骗案,涉及金额共约879万元。
上半年957名专上院校学生堕骗案 内地生占三分一、损失金额占55.%
警方指,今年首7个月共接获24,644宗骗案,损失金额为43.4亿元。以累积数字计算,今年的整体骗案升幅有放缓趋势,损失金额较去年同期下跌15.6%。
今年1至6月共有957名专上院校学生被骗,当中本地生及内地生分别占比67.3% (644名)及32.7% (313名)。虽然以案件宗数而言,有较多本地学生被骗,但损失金额则内地学生较多,内地学生占学生群体的受骗金额55.5%,达港币6,031万元。
内地生堕电话骗案平均损失83万 投资诈骗受害者86%为本地生
电话骗案(即假冒官员及假客服骗案)宗数仅排名第二,但所造成的金钱损失最高;内地学生每宗电话骗案平均损失约港币831,590元,远高于其他骗案类型,亦为本地学生平均损失金额4.5倍。投资诈骗受害者中,本地学生占较高比例(85.7%)。
内地硕士生收冒认官员电话 存入千万到银行作监管后始知受骗
警方表示,学生受骗案件中,最大单一损失金额为1,097万元,一名25岁内地硕士学生今年4月收到冒认香港入境处人员来电,说他名下多个银行户口涉及金融骗案,并将电话转驳到假冒珠海市的公安部。骗徒出示伪造的保密令施压,要求受害人配合调查,作资金的监管。
警方表示,受害人按骗徒的指示将1,097万元分别存入骗徒提供的银行帐户。骗徒之后指示受害人再额外转帐更多的资金。同时间,受害人的银行发现了受害人户口有疑,要求受害人前往银行分行,银行职员同时通知了反诈骗协调中心。经过面谈之后,受害人才知道自己受骗。
有内地生冒充廉署人员向受害人派发“公函” 被港大保安员报警拘捕
不过,亦有内地学生涉及骗案被捕。警方表示,一名19岁内地来港大学生,替“假冒官员”诈骗集团做跑腿,冒充廉政公署人员向受害人派发“公函”,讹称受害人涉及洗黑钱等罪行。这名学生日前因行迹可疑被港大保安员揭发,报警将他拘捕。警员到场后于学生身上检获伪造的廉政公署证件及假公函,相信涉及3宗骗案,涉及金额共约879万港元。
警方:要提防骗上骗 受害人以为完成行动后可取回损失金额
警务处商业罪案调查科高级警司罗国凯提醒,要提防骗上骗的诈骗案件,因为骗徒在诱骗受害人转帐后,会耸恿受害人参与所谓的特务行动,讹称完成有关行动后,便可以取回失去的金额。若明知对方是骗徒仍然协助他们进行犯罪行动将是串谋诈骗,一经定罪最高可判监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