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政府将研究重建北角模范邨 邨民忧不适应新环境不愿搬

撰文: 洪戬昊
出版:更新:

特首李家超今日(17日)公布2025施政报告,当中提到将研究重建位于北角的香港最旧公屋模范邨。有居民认同屋邨设施陈旧,但不愿搬走,“几廿岁唔适宜换环境。”

模范邨是全港首三个发展的公共屋邨之一,当中五座大厦在1952至1953年兴建,而C座则在1970年代兴建。消息人士表示,重建计划包括全邨,主要研究如一旦重建,可将居民搬到哪里。

▼9月17日 施政报告提出研究重建北角模范邨▼

9月17日公布的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研究重建北角模范邨。该邨是本港最旧公屋屋邨,五座矮小大厦建于1950年代初,最高的C座于1970年代,政府计划全邨重建。(廖雁雄摄)
9月17日公布的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研究重建北角模范邨。最高的C座于1970年代,过已形残旧,增加维修成本。(廖雁雄摄)
9月17日公布的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研究重建北角模范邨。该邨是本港最旧公屋屋邨,共有六座大厦,共约650个单位。(廖雁雄摄)

模范邨由香港模范屋宇委员会(Hong Kong Model Housing Society)兴建及管理,类似房屋协会,是一个发展廉租屋给予工人阶级的志愿机构。首两幢五六层的大厦A及B座于1952年建成,D、E及F座在1953年建成,20层楼高的C座则在1970年代兴建。

模范邨单位内有起居室及梗房间隔、独立的厨房、厕所连同淋浴设施和私用露台;邨内设有篮球场、花园、游乐场等设施。屋苑相邻港铁鲗鱼涌站出口,交通十分方便;不过向英皇道单位,与香港殡仪馆相望。

模范屋宇委员会已于1985年解散并不再存在,屋苑由房委会管理,与一般公屋无异。

9月17日公布的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研究重建北角模范邨。该邨是本港最旧公屋屋邨,共有六座大厦,共约650个单位。(廖雁雄摄)
9月17日公布的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研究重建北角模范邨。该邨是本港最旧公屋屋邨,共有六座大厦,共约650个单位。(廖雁雄摄)

今日所见,模范邨部份单位外墙搭有棚架,有工人进进出出,料是需维修。有部分外墙油漆已剥落,外观尚算良好。

9月17日公布的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研究重建北角模范邨。该邨是本港最旧公屋屋邨,共有六座大厦,共约650个单位。(廖雁雄摄)
+5

在模范邨居住了20多年的谢女士赞成重建,因为她不喜欢模范邨的设计,认为地方都被停车场霸占了,导致屋邨无甚设施,连让小孩玩乐的公园也没有。

不过,她表示十分喜欢模范邨的地理位置,除了交通方便外,亦不“当风”,望即使重建后也可获原区安置。

谢女士赞成重建,因为她不喜欢模范邨的设计。

另一位邨民吴先生持相反意见,他很满意现时在模范邨的生活,认为住得十分舒服,也不觉设施缺乏。他直言在这里住了20多年已习惯了,不愿搬走,所以也不希望重建。

吴先生很满意现时在模范邨的生活。

董女士同样不赞成重建。她认同屋邨设施陈旧,“几廿年就一定旧㗎喇”,但同样表示住得十分舒服、交通十分方便,所以十分喜爱这里,不愿因重建而搬走,“几廿岁唔适宜换环境。”

董女士不愿因重建而搬走:“几廿岁唔适宜换环境。”

▼9月17日 特首李家超第四份施政报告重点▼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