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常见家居意外 浴室爆玻璃如何是好?
外游季节暂告一段落,有出远门的读者,行程是否一帆风顺、出入平安?旅游意外林林总总,除了在餐厅或景点屙呕肚痛、流感肺炎、跌倒擦伤之外,原来很多常见的家居意外,在酒店房间发生的频率也特别高。热水烫伤、玻璃割伤、浴缸滑倒,平时在家小心翼翼,在外却连连撞板,遇有意外真的是“意料之外”?
撰文:医善同行医学顾问、急症科专科医生刘启基
酒店房间格局与家居环境没有大分别,但空间可能较自家狭窄、电器和各项用品的质素参差,随时是家居意外的温床。常见如拍齐两张床褥后,误踏两床中间的空隙,造成撞伤或擦伤;拿起电水煲时突然不够力或滑手,被热水烫伤;在浴缸洗澡时滑倒;被尖锐的台角𠝹伤;又或接触床单或枕头的致敏原而引致皮肤过敏等。
这些意外,只要保持小心谨慎,大致都能避免得到。比较“防不胜防”的,可能是浴室玻璃突然爆裂,刮伤甚至插入皮肤。虽说大部份酒店都使用强化玻璃分隔洗手间和浴室,但因冷缩热胀,又或浴屏玻璃已有微少裂痕等原因,导致意外也非罕见。
笔者行医多年,就遇过不少个案,酒店、民宿也计在其数。最近一宗,伤者关上浴室的浴屏玻璃门时,整块落地玻璃突然应声碎裂,早已脱去衣物的事主当然始料不及,碎片几乎伤及全身,立即求医,经医护人员小心探查伤口、仔细消毒及清除异物,方能完全治理。
家居意外成因,往往与生活习惯有关。在自己的住所,家长往往会以软胶或防撞垫包裹好家私,并时刻看管孩子,避免小朋友受伤。到了外地,心态较为放松,有时意外就由此而起。
较为常见的,是小朋友在酒店房间的床或梳化上活蹦乱跳,一头栽进床边或台角,头部留下疤痕;即使当刻已经用生理盐水等消毒,仍须尽快到当地医院求医,因为部份割伤伤口返港后依然要需要跟进治疗甚至缝针。假如父母当时照顾得宜及预早提醒儿童,意外也许可以避免。
其实,酒店房间也是陌生地方,不论星级,入住时应多加警觉,不能“大安旨意”。房间附设的电器,使用前必须检查清楚电线有否外露、能否正常运作。留意家私有否松脱或尖角、床单或枕头是否干净。如果浴室采落地玻璃设计,尽量避免大量热水洒向玻璃,又或大力开关浴屏玻璃室门。这些贴士都是老生常谈,只是出门一整天后,回到酒店难免疲惫而放下戒心,但毕竟安全至上,还是小心为妙。
“01医务所”与慈善团体【医善同行】合作,逢周日刊登由医护人员撰写的医健文章。医善同行于2019年成立,期盼凝聚社会上的爱心和力量,鼓励有心人踊跃参与医善同行举办的义工计划,各展所长,帮助弱势社群。
医善同行会以专业团队的运作方式,致力提高赞助人与赞助机构的信心,达到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目标。
网站亦会为巿民提供正确的医疗资讯;并举辨不定期的医疗健康讲座和义诊,同时积极与其他社区组织及医疗机构协作,为市民提供各种医疗服务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