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丽敦海洋公园酒店巨浪 太近岸南面对海易当灾 林超英提两疑问
超强台风“桦加沙”袭港期间,本港多区受到越堤浪冲击,其中,富丽敦海洋公园酒店有“巨浪”涌入酒店大堂,冲烂落地玻璃门,大堂成为泽国。事件登上各大外媒的新闻页面,天文台前台长林超英今(25日)早亦在社交媒体转发报道,又对该处的规划及工程设计提出疑问。
林超英接受《香港01》访问分析事件原因,形容酒店的位置“直接贴著岸边”,南面正对大海,是特别容易受到涌浪影响的区域,当涌浪缺乏缓冲空间,便会直接冲击酒店。他警告,随著气候变化导致台风越来越强,海平面上升,涌浪和越堤浪的威胁将会加剧,认为本港面向大海的地区,都需要重新评估和加强防护措施。
富丽敦海洋公园酒店大堂在台风“桦加沙”袭港期间成为泽国的影片,除了在社交媒体疯传,亦引来外媒的关注,英国BBC、美国CNN、NBC等,都有就事件报道。天文台前台长林超英亦有在社交媒体转载相关报道,指“香港又一则走向世界的国际新闻,十分惊吓。”他在帖文中亦有提出疑问,“何以会有酒店建在明知有台风涌浪出现的海边?何以会以巨幅玻璃面对以吨计的海水?”
酒店紧贴海岸线 涌浪冲至缺缓冲空间
林超英接受《香港01》访问指,富丽敦海洋公园酒店的位置“直接贴住岸边”,南面正对大海,前方毫无遮挡。在台风期间,这种地理位置特别容易受到涌浪影响。
他指出,这些涌浪与普通风浪不同,波长很长,一起一落可达十多秒。当涌浪到达浅水区域时会急剧升高,撞击岸边后便会形成“越堤浪”(overtopping wave),即海浪越过堤岸直接打向内陆。
林超英形容,由于酒店紧贴海岸线,缺乏缓冲空间,越堤浪直接冲击酒店建筑,又指如果酒店能够后退50米,浪水盖下来后有空间摊开,破坏力可能会减少。
位置向南易受台风涌浪影响
林超英特别提到2018年超强台风“山竹”袭港时的情况,当时海怡半岛曾出现浪花打上12楼的情况。他认为,这个区域向南的地理特点,以及容易受台风涌浪影响的事实,在规划和工程界应该是常识。然而,为何会有2022年才落成的酒店建于如此接近海边的位置,是他最大的疑问。
林超英又指,现时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每年的财务报告都需要加入“气候风险披露”。他认为,如果酒店发展商有认真评估气候风险,理应不会选择在如此高风险的位置兴建酒店。
另一个疑问,林超英指是为何酒店会选用玻璃设计,他强调,海水每立方米重达一吨,从网上流传的影片可见,当日有数以吨计的海水涌入酒店。
至于事后补救措施,林超英认为,当局可能需要在海堤上增设消波设施,例如扭工字形混凝土块,让海浪提早破碎,减少冲击力。
林超英指出,同样的问题不只在富丽敦海洋公园酒店出现。将军澳海滨长廊同样面向东南方大海,缺乏屏障,因此也容易受到台风涌浪形成的越堤浪影响。他又提到前日将柴湾一家三口卷下海的,正是越堤浪。
他警告,随著气候变化导致台风越来越强、海平面上升,涌浪和越堤浪的威胁将会加剧,即使过往被认为安全的海岸防护设施,现在也需要重新检视。他提到,港岛南区包括海怡半岛、香港仔避风塘一带,以及将军澳、鲤鱼门、筲箕湾、小西湾等本港东面向海的地区,都有需要重新评估和加强防护措施,例如在规划上加高建筑物基座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