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求医3.0|不再单打独斗 港深医疗协作新模式 实现无缝转诊
近年,港人北上求医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趋向。这股趋势已从早期单纯的价格导向,转变为会将服务的细致度、沟通流畅度及治疗方案的多元性等一并衡量。然而,跨境求医的过程并非总是一帆风顺,治疗断层与沟通壁垒是许多患者及其香港主诊医生面临的共同挑战。病历交接不顺、治疗方案无法同步,往往为患者带来额外的身心压力。有见及此,一种全新的“协同合作”跨境医疗3.0模式应运而生,以深圳新风和睦家医院为例,这种新模式旨在打破疆界,将香港医生视为“队友”,共同为患者的健康护航。
创新的港深医疗协作模式
“我们视香港医生为共同作战的‘队友’,而非替代者。”这是深圳新风和睦家医院在实践港深医疗协作时的核心理念。该院的肿瘤科医生、医学博士贾琳主任医师在受访时强调,建立无缝的资讯衔接是实现两地医疗协作的基石。为此,医院建立了一套创新的协作机制。首先,由深港两地专家共同组成的“大湾区肿瘤团队”,能为患者提供跨地域的专业诊疗意见。其次,透过多学科会诊(MDT)模式,集合肿瘤内科、外科、放射肿瘤科、影像科及中医科等多专科医师,共同为患者制定个人化的综合治疗方案。这种模式确保了香港医生能与和睦家整个专家团队进行高效沟通,实现治疗方案的同步与互补。
贾医生特别指出,一份由香港医生撰写的详细转介信至关重要。这不仅能避免患者在口述病情时遗漏关键的专业细节,如病理类型、基因结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更能让内地医生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患者的完整病史,做出最精准的判断。治疗结束后,医院亦会为主治医生准备详尽的医疗记录,让患者带回香港,确保其在后续的覆诊或紧急就医时,香港的医生能清晰了解治疗全貌,以确保治疗的连贯性。
周全贴心的全人关怀服务
除了创新的协作模式,深圳新风和睦家医院更将“全人关怀”的理念贯彻于癌症治疗的每一个环节。对于癌症患者而言,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管理,直接影响著他们的治疗依从性、疗效及生活品质。为此,医院推出了名为“副反应全流程管控”的细致体贴服务。从诊前的初步评估,到治疗期间由医生、护理师及临床药师提供的“三重”健康教育与审方,再到诊后的个案经理全程追踪,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做到极致。个案经理会透过电话随访及微信等工具,定期跟进患者情况,提醒复检,并将最新的化验报告即时反馈给主治医生,确保任何不良反应都能得到及时处理。这种精细化的管理,极大地提升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与安全感。
衔接内地医药体系 提供多元选择
港深医疗协作的另一大价值,在于为香港患者及医生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多元治疗选择的大门。近年来,内地创新药物的审批速度加快,许多国际前沿的药物,如抗体药物复合体(ADC药物)、双特异性抗体(双抗)及口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靶向药物等,能为传统治疗后出现耐药的患者提供新的希望。同时,借助国家药品集中采购的政策优势,部分进口肿瘤药物的价格在内地更易于负担。贾医生分享道,曾有香港医生在本地已无合适药物选择的情况下,建议患者不妨前来一试,最终在和睦家团队的协助下,应用内地的创新药物,成功为一些棘手个案带来转机。这种资源互补,让患者能真正享受到全球性的医疗资源,为生命带来更多可能性。
核心策略四:高效便利的港人专属服务
为了让香港患者的就医体验更加顺畅,深圳新风和睦家医院在服务流程上也下足了功夫。医院提供一站式服务,集中了所有诊疗流程,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等待时间。日间化疗等服务的时间安排也更具弹性,方便患者当日往返。在支付环节,医院不仅是“长者医疗券”及“港澳药械通”的指定医疗机构,更与超过35间国际及本地保险公司合作,提供便捷的直接结算服务,为患者免去后顾之忧。
跨境求医小贴士
对于正在考虑跨境医疗方案的香港市民,贾医生给出了几点实用的建议。首先,务必准备齐全的医疗记录,包括转介信、初次诊断及近期的影像报告、以及近期的化验结果,这能确保诊疗的连续性与精准性。其次,善用“医健通”(eHealth)系统。目前,65岁以上的香港市民可授权深圳新风和睦家医院等机构读取其在港的大部分病历资料,大大方便了资讯的互通。最后,她强烈建议患者不要中断在香港公立或私立医院的覆诊,因为这能让患者获得多重医生资源的支持,对治疗最为有益。
随著大湾区医疗融合的深化,港深医疗协作正变得越来越紧密与开放。以深圳新风和睦家医院为代表的跨境医疗3.0模式,不仅为港人北上求医提供了更优质、更人性化的选择,更为两地医疗体系的协同发展,写下了全新的篇章。
服务热线:
24小时咨询预约︰+852 5801 1515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福强路4012号
(地铁沙尾 站C出口直走约3分钟,医院大楼在左边)
文章仅为健康资讯介绍,并非医疗建议,所有决定需咨询主诊医生。
(资料及相片由客户提供)